本书集合作者多年在出版教学与产业一线工作的经验,聚焦出版产业现实问题或经典案例,阐述对出版学的深度思考,既有对以往出版经验的总结,又对融合出版、数字出版等前沿领域进行探索与创新,反映出版学产学研的多种面向。本书试图结合社会文化变迁对出版工作提出的新的要求,摸索与总结出版业态更多的新的可能。书后附录的国家重点出版规划项目
本书在廓清出版与伦理的概念,探讨出版伦理的内涵及学理依据的前提下,对当代中国出版伦理失范的诸种表征、危害及原因进行了分析,同时从历史和跨文化的视角对我国和国外一些发达国家的出版伦理建设发展情况作粗略考察的基础上,整理了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出版伦理思想的核心内容,*后梳理了中国化马克思主义出版伦理思想的大致发展脉络和一脉相
《书访:独立书店瞰北京》集资料性、欣赏性、实用性于一体,通过实地走访,以图文结合的形式,深入挖掘北京独立书店的文化基因和背后的故事。上自20世纪80年代最早的民营书店,下至刚开业不久的新书店,将与不同的店主、店员和顾客的交流以图文形式呈现,读者由此领略北京独立书店的业态,以及其背后所承载的社会文化变迁。全书以地区作为设
《出版沉思录:四川故事》通过“讲故事”的方式回顾了四川出版业的昨天,分析了四川出版业的今天,展望了四川出版业的明天。四川出版“故事”多,经过了辉煌的20世纪80年代,20世纪末和21世纪初走过了一条独特的改革之路,结果陷入落后状态,后来经过反思和追问,振兴四川出版于2016年正式启航,短短几年便再创辉煌。这些“故事”折
2013年7月贝塔斯曼集团与培生集团合并各自旗下的图书出版公司兰登书屋和企鹅出版集团在全球范围内的业务,企鹅兰登书屋成为全世界的图书出版公司。对于这家拥有悠久历史和卓越业绩的出版航母,我国出版界对其重要活动、重点图书尚缺乏系统的了解,本书讲述了兰登书屋、企鹅出版集团及二者合并后成立至今,近百年来创业、发展、复兴、维持、
《一位新中国出版家的自述:记忆中的出版往事》一书是新中国成立后培养的代编辑出版工作者吴道弘先生对自己五十多年来从上海的三联书店到北京的人民出版社,以及退休后2001年起至2012年十多年担任复刊后《出版史料》的执行主编的图书与期刊编辑出版工作的回顾与总结,也是对以往人生主要经历的精心梳理。正文分为主编《出版史料》杂志从
北京作为全国的政治、文化和国际交往中心,拥有丰富的文化资源,是我国开展对外文化交流的主要舞台。随着我国对外开放逐步深入,北京地区的国际版权贸易大幅度增加,成为国际文化、科技交流的重要内容,图书版权输出也成为“讲好中国故事”、传播中华文化的重要途径。然而,北京地区图书版权贸易尤其是图书版权输出方面还存在诸多问题,如何应对
本书为厦门大学百年校庆图书之一。主要记述了出版社建社35年以来发生的大事,取得的辉煌成就。重点展现了出版社的出版理念、工作概况、重大活动、精品图书,以及优秀员工个人所取得的成绩等。全书以真实资料为基础,详细介绍了出版社35年走过的风雨历程,展示了厦大出版人对大学出版社理念的坚守和持之以恒,以及厦大出版人在创造双效益过程
本书共分6章,分别从以下4方面深入探讨晚清商业活动发展的历程及其对后世的影响。其一,从文学史发展的角度来考察晚清出版产生背景,主要包括政治、经济、思想和文化。其二,通过文史互证的方法并结合作者的创作意图来分析晚清出版。其三,通过对晚清出版小说具体文本分析探讨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时期的晚清商人形象。其四,结合历史学、经济学
本书汇编了来自《万国公报》《时务报》《北洋官报》《中国教会新报》《益闻录》等三十余种刊物的77篇晚清时期出版史料,内容包括关于译书局的新见、关于著作权的法规、印书机构的介绍、出版相关新技术的介绍等,包罗了与出版相关的各方面内容,展现了晚清时期我国及西方国家出版行业的状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