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选编自《河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编辑学研究”栏目2010至2021年所刊文章。所选22篇文章,涵盖编辑学理与编辑学家、编辑史与出版史、期刊史等研究,既呈现学术创新、学术坚守,也彰显赓续发展、薪火相传。从中既可以领略不同学者的治学门径,了解本栏目的风格风尚与品质品格,又可以管窥这10余年来中国编辑学理论和历史研
传统的图书营销往往以“内容”作为核心竞争力,而忽视营销这一关键步骤。“畅销书”的出现开始从图书市场宏观营销的角度,贯穿图书的选题—出版—宣传—销售整个流程,以消费者为中心的整体营销活动去赢得市场。本书从多本非虚构类、少儿类畅销书入手,分析畅销书的营销模式,探究这些营销模式给我国书业营销带来的启示。本书收集案例丰富,分析
本书精选多本虚构类畅销书进行分析,从内容及艺术特色出发,摘选其中部分章节分析这些畅销书广受读者欢迎、畅销不衰的原因,又结合具体案例介绍其多种营销模式,全方位展现书籍的推广策略,揭示畅销书的运营规律。本书可作为出版相关专业人员参考用书。
畅销书产业发展迅速,本书主要对以近30年我国畅销书出版领域的经典案例进行系统分析,总结不同类型畅销书出版传播经验,为业界畅销书出版者提供借鉴。
本书以费伯-费伯出版社自1929年到1990年共60多年的发展历程为背景,全面呈现出版人和作家之间不为人知的合作细节,他们共同决定了20世纪现代文学的发展方向。杰弗里·费伯在34岁那年尚无正经工作,T.S.艾略特一封自荐信打开了费伯出版社的大门,两人此后并肩作战开创了一个黄金时代。塞缪尔·贝
本书是海外学术出版史译丛之一,主要围绕英国剑桥大学的学术出版史展开。剑桥大学出版社是世界最古老的出版社之一,成立于1584年,距今已有400多年历史。依托世界顶尖大学的学术资源,剑桥大学出版社在学术出版领域颇受赞誉,所出版的学术专著大多具有全球性的影响,对学术发展与进步助力颇多。本卷主要截止到2000年,从可以了解借鉴
本书回顾了该时代的“知识生产”光景:专业化知识学科的构建、大众化的知识出版与知识生产的价值隐喻。书中详细探讨的历史个案,反映了该时代人文知识生产的不同侧影,其产生的巨大影响印证了英国中产阶级及其文化对“知识”的重新塑造,映照出19世纪英国这一“知识社会”的理念光谱,并表现英国“知识制造工业”现代化流变的不同样态。
自印刷术的发明和普及以来,书籍报刊的广泛传播在民众中渐渐产生巨大影响,针对书籍报刊的检查制度也随之诞生。本书对16-18世纪法国王权专制时期的书报审查制度做了详尽的描述和分析,揭示了书报审查制度的起源,以及其与王权、教权及学术等机构之间错综复杂的关系。作者以大量的史料和案例,描述了四大书报审查机构面临新思想兴起时的举措
为贯彻落实《关于深化改革培育世界一流科技期刊的意见》,通过研究编制《蓝皮书(2021)》,基于手的全国科技期刊年检数据和CNKI、WoS(SCI)、Scopus等国内外知名数据库,在调研、统计、分析的基础上,呈现我国科技期刊和科技论文总体发展情况,反映全貌,分析现状,剖析问题,总结规律,预测趋势,探索我国科技期刊的可持
《科普创作与编辑:第五届中国科普作家协会优秀科普作品奖获奖图书佳作评介》从作者访谈/创作手记、编者感悟和读者品鉴三个角度评价和介绍了第五届中国科普作家协会优秀科普作品奖10部金奖作品和20部银奖作品,并邀请十余位科普创作与编辑领域的专家对相关文章进行了点评批注,是科普创作与出版领域意义非凡的参考与学习材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