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收录了来自中国社会科学院36个办刊单位的52名期刊编辑人员的作品,作者的主体是获得中国社会科学院2020年“优秀学术期刊编辑奖”的编辑人员,以及部分院属期刊的资深编辑,基本涵盖了全院不同学科、不同类型、不同年龄段的学术期刊编辑。本书的内容主要包括三个方面:一是从事学术期刊编辑工作的心得体会,二是担任期刊编辑以来遇到
《闲书慢读》是一本关于书的书,它与阅读有关,又旁涉极广,从不同的作品、不同视角接近阅读本身,既彰显了阅读的乐趣和意义,又隐含了作者的情感和思想。全书分为5个章节,共50余篇文章。这些文章着眼国内外名家经典,剖析作品中蕴藉的思想、情感以及写作手法,并以与时俱进的目光加以解读。书中文章沿着创作者的历程书写,力图触发读者思考
本书选编自《河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编辑学研究”栏目2010至2021年所刊文章。所选22篇文章,涵盖编辑学理与编辑学家、编辑史与出版史、期刊史等研究,既呈现学术创新、学术坚守,也彰显赓续发展、薪火相传。从中既可以领略不同学者的治学门径,了解本栏目的风格风尚与品质品格,又可以管窥这10余年来中国编辑学理论和历史研
传统的图书营销往往以“内容”作为核心竞争力,而忽视营销这一关键步骤。“畅销书”的出现开始从图书市场宏观营销的角度,贯穿图书的选题—出版—宣传—销售整个流程,以消费者为中心的整体营销活动去赢得市场。本书从多本非虚构类、少儿类畅销书入手,分析畅销书的营销模式,探究这些营销模式给我国书业营销带来的启示。本书收集案例丰富,分析
本书精选多本虚构类畅销书进行分析,从内容及艺术特色出发,摘选其中部分章节分析这些畅销书广受读者欢迎、畅销不衰的原因,又结合具体案例介绍其多种营销模式,全方位展现书籍的推广策略,揭示畅销书的运营规律。本书可作为出版相关专业人员参考用书。
畅销书产业发展迅速,本书主要对以近30年我国畅销书出版领域的经典案例进行系统分析,总结不同类型畅销书出版传播经验,为业界畅销书出版者提供借鉴。
本书以费伯-费伯出版社自1929年到1990年共60多年的发展历程为背景,全面呈现出版人和作家之间不为人知的合作细节,他们共同决定了20世纪现代文学的发展方向。杰弗里·费伯在34岁那年尚无正经工作,T.S.艾略特一封自荐信打开了费伯出版社的大门,两人此后并肩作战开创了一个黄金时代。塞缪尔·贝
本书是海外学术出版史译丛之一,主要围绕英国剑桥大学的学术出版史展开。剑桥大学出版社是世界最古老的出版社之一,成立于1584年,距今已有400多年历史。依托世界顶尖大学的学术资源,剑桥大学出版社在学术出版领域颇受赞誉,所出版的学术专著大多具有全球性的影响,对学术发展与进步助力颇多。本卷主要截止到2000年,从可以了解借鉴
本书回顾了该时代的“知识生产”光景:专业化知识学科的构建、大众化的知识出版与知识生产的价值隐喻。书中详细探讨的历史个案,反映了该时代人文知识生产的不同侧影,其产生的巨大影响印证了英国中产阶级及其文化对“知识”的重新塑造,映照出19世纪英国这一“知识社会”的理念光谱,并表现英国“知识制造工业”现代化流变的不同样态。
自印刷术的发明和普及以来,书籍报刊的广泛传播在民众中渐渐产生巨大影响,针对书籍报刊的检查制度也随之诞生。本书对16-18世纪法国王权专制时期的书报审查制度做了详尽的描述和分析,揭示了书报审查制度的起源,以及其与王权、教权及学术等机构之间错综复杂的关系。作者以大量的史料和案例,描述了四大书报审查机构面临新思想兴起时的举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