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内容讲述:2019年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周年,是深入贯彻落实全国教育大会精神的开局之年。为进一步认真贯彻落实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党的十九大、十九届二中、三中全会系列重要会议精神,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了《中国教育现代化2035》,要求各地区各部门结合实际认真贯彻落实。这为今后十多年教育改革发展描绘了
本书稿为国家社科基金“十二五”规划教育学类一般项目“学校教育改革的道德基础研究”(BEA150071)结项成果。书稿在辨析教育与道德、教育改革与道德和道德基础、教育目的与教育改革目的、教育改革目的与道德目的之间关系的基础上,论述了从道德之维观照教育改革的必要性,梳理了国内外教育改革中的伦理关怀,以昭示教育改革与社会基础
本书概要总结党的十八大以来教育改革的实践成效,从以立德树人为导向的创新人才培养模式,旨在促进多方位公平的教育服务机制改革,构建政府、学校、社会新型关系的教育体制改革,以及面向全民终身学习需求的教育制度创新等四个维度出发,分析新时代教育领域综合改革的关键问题,探讨深化教育领域综合改革新的思路与策略。
《北京教育发展研究报告(2022)》拟以“双减”为主题,组织教育领域专业研究人员,通过数据和实证,理论联系实际,多角度、多层次呈现国家“双减”政策实施以来,首都基础教育全面落实“双减”工作要求,推动义务教育“减负提质”的各项探索、创新和阶段性成果,力求为持续打好“双减”攻坚落实战提供坚实的科研支持与实践指导,为构建首都
本书是作者将自己数十年教育工作事业的经验及经过多年的研究调查,理性且客观地分析阐述了为何说美国现行教育制度是一种浪费的原因。本书详述了美国现行的教育系统制度,指出了现行美国教育不仅浪费了大量的时间和金钱,还造成了教育溢价,学历通胀以及对社会资源、教育资本的浪费等问题。卡普兰教授通过多年的实证研究与夯实的数据支撑得出了目
本书围绕上海社区教育的典型经验,主要从理论探索、基础能力建设、资源开拓、服务能力拓展、内容形式创新、品牌特色培育等几个章节。创新社区教育形式,进行社区教育实践,是我国当前发展社区教育的一项重大举措,自2005年至今,上海以项目管理的形式推进社区教育实验工作,促进各基层单位、社会团体参与到社区建设中,随着时代的发展,在新
本书包括《中国历史上的育德》和《中国教育家和教育思想研究》两部分。《中国历史上的育德》贯通古今,对中国历史发展过程中各个阶段的思想家、教育家等主要代表性人物的德育思想理论与实践活动作简要概述,涉及道德的起源、人性的本质、道德的社会作用、道德教育的内容、道德教育的原则、道德修养方法、道德行为评价等方面。中国教育史学界有关
本书基于教育大数据,对苏州各市、区的教育现状和研究成果进行了多视角的呈现,具有权威性、专业性、学术性和区域性四个特点。本书分为统计公告、监测公告、调查报告三大板块,收录基于苏州教育大数据的实证研究文章20余篇。为全方位体现2021年度苏州教育发展情况的统计公告、监测公告及调查报告,本书涵盖了区域教育现代化、教师发展现状
本书以问题为导向,突出以下几个方面:一是紧扣教育评价改革主题。围绕湖南省教育工作大局以及教育决策需求,主动回应人民群众的教育关切。二是注重理论与实践深度融合。围绕教育评价改革这个重大课题,全面梳理教育评价改革的发展历史、基本概念、宝贵经验,回答了教育评价“是什么”“为什么”的问题。通过学习考察、实地调查、交流研讨等方式
本书描述语言文化国际传播是政府治理公共事务,维护国家利益的重要内容和手段,也是全球化时代国家提升软实力的重要方式和路径。语言文化对外传播的能力和程度已经被视为评价一个国家(或民族)的软实力和国际影响力的重要指标之一,世界各国纷纷将本国语言文化的对外传播纳入外交战略框架。全世界很多国家正在认识到软实力对于在21世纪中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