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是为了使档案工作更好地为电力企业的发展和改革服务,进一步提高电力企业档案管理的整体水平而编写的。全共分三篇:现代企业档案管理,电力企业档案管理,电力企业档案管理法规标准。主要内容包括:企业档案的规范化管理、文书档案的规范化管理、科技档案的规范化管理、
本书将对广东、海南、湖南、湖北及河南五省高校的档案馆的发展沿革、组织机构、业务范围及工作成绩等,进行概括梳理,突出档案馆的发展历史、规范管理及档案利用等;数字要求985高校在5000字以内,211高校在3000字以内,公办本科院校在2000字以内,民办院校及职业技术学院在1000以内。
本书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行业标准《档案馆指南编制规范》的要求,结合本馆实际情况,全面系统介绍了该馆的基本情况和馆藏档案资料。正文主要分为三部分:一是档案馆概况;二是馆藏档案介绍;三是馆藏资料介绍。
本书从1879年上海出现华夏大地第一盏电灯开始,至新中国“十三五”时期止,通过一件件档案、一篇篇故事,展现了一幅自清末中国电力由列强支配到新时期中国电力实现自主跨越式发展,进入“特高压时代”并引领世界的发展历程。
清水江流域苗族、侗族等少数民族社会的特殊性,不仅受到了历代各级官府的特别关注,更是受到了中国共产党、人民政府和学术界的高度重视。根据民族实际和地方实际,1956年成立了黔东南苗族侗族自治州、黔南布依族苗族自治州,清水江流域的大部分区域含盖在两个自治州内。在贯彻落实民族平等、民族团结、各民族共同繁荣政策的工作中,中国共产
清水江文书是苗族、侗族民众明清以来在林业经营等生产过程中形成的关于土地、山林、木材等方面经济关系的契约,以及借贷、账簿、族谱、碑刻等方面的文书。清水江文书是我国继故宫博物院的清代文献和安徽“徽州文书”之后的又一大珍贵历史文献。《黎平文书》(辑,22册)为2017年度国家出版基金资助项目,是对黎平县档案馆馆藏的该县孟彦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