彗星一向被认为是不吉利的星,一旦出现,就要引起人间的灾祸。那么,彗星究竟是什么?它是由什么组成的?分别都有什么类型呢?本书从人类早期对彗星的观测开始,带领读者一步步探索彗星的构成和类型、彗星的起源和命运,同时站在科学的角度探讨彗星研究的实质、彗星的科学探测以及未来发展趋势。
全书着重论述10亿年来的"金钉子"年代地层格架,这些特定时间段是地球形成演化历史中精彩纷呈的篇章,如动物起源、寒武纪生命大爆发、动植物登陆、鸟类起源、人类起源、大规模火山喷发、小行星撞击地球、雪球地球事件,以及穿插其间的五次地球生物大灭绝事件等。只有在对这些事件的发生时间有了准确的认识之后,我们才能真正深刻理解这些事件
县级气象工作是气象事业的基础。为使基层气象部门政务管理人员掌握县级气象局政务管理相关知识和工作方法,熟悉县级气象局政务管理的规范和流程,提高政务管理人员的综合素质和履职能力,达到政务管理岗位的上岗要求,经中国气象局气象干部培训学院安排,中国气象局气象干部培训学院湖北分院(以下简称”湖北分院”)承担了县级气象局气象综合管
本书内容包括:海洋是神秘的蓝色家园,也是人类文明的起源,但对海洋自身来说,其独特的形成与发展史同样震撼人心。海洋在逐步壮大的过程中,谁是第一批居民,谁又渐渐称霸?人类围绕着海洋又经历过哪些探索与失败?人类步入现代文明之后,海洋又遭到了哪些污染?谁又在默默地保护着海洋?愿本书对海洋的诸多介绍,能够唤起读者的海洋环保意识,
本书通过野外地质调查和地球物理勘查、盆内与盆外地层对比、烃源岩有机地球化学研究、二维地震综合解释等工作,确定了松辽盆地北部石炭-中二叠世沉积期为海相沉积环境,晚二叠世为大型“近海湖盆”;明确了松辽盆地北部石炭-二叠系未发生大面积的区域变质作用,具备较好的二次生烃能力;论述了松辽盆地北部石炭-二叠系具有形成“古生古储”“
《中国震例》系列丛书是研究地震和探索地震预测预报的重要科学资料。1988、1990、1999、2000、2002、2003、2008、2014、2018、2019、2021、2022年陆续出版了《中国震例》1-19册,合计收录1966-2019年发生的404次地震共345篇震例总结研究报告。本册(第20册)共收录202
进入新时期煤炭地质勘查产业链有必要进行重构,只有这样才能更好地保障主体能源的安全,提供更优质的地质技术服务。煤炭地质勘查产业,其实质是一个提供地质技术服务的产业,通过地质勘查数据为相应的主业提供地质技术服务。重构煤炭地质勘查产业链,必须以全过程地质技术服务为纽带,形成连续、专一、不间断地质勘查技术服务,以主题能源、清洁
《一只早飞千年的鸟:中国古代气象观测与测量科技》是以讲述中国古代气候观测和测量科技在世界气象科技史上的先进性为主,并观想当时的历史及人物背景,以视觉系统设计科技信息图展现测风神器“相风铜乌”,古代测量雨量的工具天池盆、圆罂,从“琴弦测湿”到“挂炭天平”再到“鹿筋吸湿”等各种观测和测量风、雨、雷电、温度、湿度和古气象台等
水星是距离太阳近的行星,这使它具有了很多神秘的面纱。水星的名字是怎么来的?水星的天文符号有什么特殊含义?水星真的一直在收缩吗?水星怪异的地形、对跖点、幽灵撞击坑和射纹系统都是怎么形成的?水手10号和信使号探测器都在水星上做了什么工作?如果你也对这些问题充满好奇,《水星奥秘100问》一定能帮你解开谜底!
地球是一颗第一无二的星球。然而不管是有意还是无心,人类正在肆意地破坏着我们赖以生存的地球母亲。地球的气候和天气会一直随着时间自然地发生变化。许多科学家认为,人类活动将导致变化更加极端。没有人知道到底是不是这样,但我们可以进行科学的预测。人们正在努力遏制全球变暖,避免更多的极端天气出现。来看看应该怎么做吧!在这本知识点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