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荒漠河岸林胡杨水分利用过程及适应策略》是基于多年实地观测资料,研究荒漠河岸林胡杨水分利用过程及适应策略的专著。《荒漠河岸林胡杨水分利用过程及适应策略》将稳定同位素技术、植物生理生态学研究手段、数值模拟方法相结合,系统地研究荒漠河岸林水分利用过程和适应策略。厘清荒漠河岸林胡杨水分利用来源,确定荒漠河岸林水力再分配模式,
本书得到宁波市“科技创新2025”重大专项(2019B10025)资助,书中内容为宁波市气象服务中心、宁波市气象台多年港航气象服务工作的总结。全书共分为8章,第1章简述了港口气象服务的国内外现状,宁波舟山港高影响天气及精细化气象服务需求。第2章介绍了气象、港口、海事等部门的观测数据以及观测、管制、生产等数据的融合应用技
为更好地理解气候变化的科学事实,全面反映中国在气候变化监测检测与驱动力等方面的新成果、新进展,中国气象局气候变化中心组织60余位专家编写了《中国气候变化蓝皮书(2022)》。全书内容分为5章,分别从大气圈、水圈、冰冻圈、生物圈、气候变化驱动因子等方面提供中国、亚洲和全球气候变化状态的**监测事实,可为各级政府制定气候变
自工业革命以来,全球气候发生了持续的长期变化。导致气候变化的温室气体主要来自于人类活动。气候变化的影响广泛而深远,不仅关系到各国的经济增长和能源安全,还深刻影响着全人类的生存与发展。面对逐渐升高的平均气温和更加频繁的极端天气,人类活动也在对气候变化做出适应和调整,并为减缓气候变化做出努力。本书从能源消费的视角系统地介绍
本书为一套。本书按照春夏秋冬分为四册,每册以我国传统二十四节气顺序为索引,以成熟采收时间、动植物种属、药效等方式分类,介绍了百余种传统中药的形态、名称来源、药效、采摘方式等相关知识,穿插二十四节气的气候特征及传统习俗,向孩子们普及我国传统文化知识。设置中药小讲堂、中药小郎中等栏目,增加本书的趣味性和可操作性,并为所涉及
本书是作者在《新闻晨报》“物候日志”专栏连载的“节气香事”系列文章基础上增补修改集结而成,是关于中华传统岁时节序用香文化的归纳与整理,共24篇。每篇以一个节气与其相对应的用香方式作为内容,从物候、地理、人文、香品、典籍记载、熏香缘由等各个角度来记录、整理香文化与中国传统节气的关系,并配有精美图片,言简意赅。
本书主要记录了北京2022年冬奥会和冬残奥会气象保障服务团队的工作情况和工作感想。系统介绍了在北京冬奥会和冬残奥会不同阶段,直接围绕冬奥赛事提供气象保障的气象服务团队的工作机制及服务效果。全书分上下两篇,上篇主要介绍团队组成及具体工作情况,下篇收录了百余篇团队成员工作感想。本书为冬奥气象保障服务团队工作全程纪实,对于积
标准是经济活动和社会发展的技术支撑,是国家基础性制度的重要方面。《山西省气象标准体系》围绕山西省资源型经济转型发展的重点任务,结合气象部门工作实际,对标对表民生需求、国家重大战略需求、标准化试点省改革需求和气象改革发展需求,建立了结构合理、内容全面、层次分明、重点突出、科学适用的山西省气象标准体系,营造标准先行、依标办
《青海省天气预报技术培训教程》紧扣青海省天气预报工作实际,系统梳理了天气预报业务相关的知识和技能方法。本书在全面介绍高原地区天气分析、高原气象要素预报思路及青海省天气特征的基础上,详细阐述了青海暴雨、暴雪、冰雹、沙尘暴、大风、寒潮等灾害性天气形成机理及预报思路,并结合典型灾害性天气个例分析,论述了雷达、卫星等多元实况资
本书聚焦北京2022年冬奥会和冬残奥会气象保障服务业务工作,从综合气象观测、气象预报预测、气象服务三个方面对相关业务服务工作成果进行总结。综合气象观测篇主要从气象观测系统布局和建设、观测产品研发和应用、观测系统运行保障等方面介绍了冬奥气象探测建设运行情况;气象预报预测篇介绍了气象部门围绕提高冬奥气象预报技术难题,发展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