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市志·图书文博分志·文博卷(1978-2010)》为关于文物、考古、博物馆工作的分志,包括不可移动文物、遗址、博物馆和可移动收藏文物、文物流通、教育科研、文博管理等共6篇,及专记、附录、大事记等。通过文博卷的记叙,可以全景式地展现上海考古发展、博物馆建设和教育研究、文物流通等方面翻天覆
本书对智慧图书馆的理论与实践进行总结梳理,对其未来发展趋势进行探讨。本书分为五个部分。部分为智慧图书馆总论;第二部分为智慧图书馆产生背景,对智慧图书馆产生的时代背景、社会背景和技术背景进行阐述;第三部分为智慧图书馆发展现状,系统总结相关理论研究进展和实践发展状况,包括智慧图书馆的概念、内涵、特征、技术、体系、功能、服务
开放科学时代,开展“中国学术期刊话语权评价研究”是基于理论、方法与实践需要而生成的一个充满挑战但又极具研究价值的课题。本书对丰富和完善中国特色学术期刊评价理论与指标体系、加快构建中国特色话语体系有着积极作用。本书构建了中国学术期刊话语权评价的理论框架和评价体系,提出了多元融合的中国学术期刊话语权评价的设想并进行了实证。
本书共10章,内容包括:“互联网+”的产生和图书馆的转型与发展、“互联网+”对图书馆影响和对策、“互联网+”与图书馆读者行为、“互联网+”与图书馆读者服务、“互联网+”与图书馆阅读推广、跨界融合中的图书馆阅读推广、“互联网+”与图书馆信息资源建设等。
本书是“全球传播论坛”文库之八,以“回眸40年:中国传播学人的声音”为主题,回应ICA第68届年度大会的主题“声音(Voices)”,将中国学人的声音传递到布拉格的国际学术平台上。全书围绕传播学在中国的发展图景、政治传播与网络功能、国际传播研究在中国、文化与创意产业研究、中国大陆及港澳台地区民族志传播研究、危机事件与风
本书内容包括新媒体概念与特征;新媒体类型;新媒体用户研究;新媒体应用(新媒体与政治、经济、文化、艺术等);媒介融合;新媒体失范与规制等理论知识,也包括电子杂志与H5创意与制作等新媒体技术应用实验内容。在教材编写的过程中,不断总结和提炼新理论、新规律和新变化,如人工智能、大数据、虚拟现实等技术向媒体领域的渗透,反映国内外
本书以武汉体育学院新闻传播教育办学20周年为契机,在双一流与新文科建设的背景下,梳理记录新闻传播教育的特色发展路径,全面呈现武体新闻传播教育的发展历程、办学特色和改革创新路径与措施,凝练办学理念,总结办学规律,扩大社会影响,为高校特色新闻学院建设提供参考模式。全书从二十年磨一剑、建设一流专业一流学院,重培育善引进、打造
《2020-2021中国出版业发展报告》为中国新闻出版研究院中国出版蓝皮书2020-2021年度的研究成果,延续了历年来的研究特点和内容。本书由主报告、分报告、专题报告、出版业大事记等五大部分组成。总报告以融合创新,协调发展为主题,全面梳理了2018年中国出版业发展概况,并对中国出版业发展趋势进行了分析,提出了推进中国
我们身处信息大爆炸的时代。面对各方如潮水般涌来的信息,我们常常难辨真假是非,不可避免地形成一些错误的认知。主要的原因在于,人类本就是非理性的,信息的传播常常会利用这些弱点大做文章。本书中,牛津大学知名科普专家格兰姆斯博士深入探讨了这个主题。他对于利用人类非理性的诸多陷阱进行了全面剖析,辅以大量生动案例的讲解,并给出了实
本书共十个章节,分别介绍了大数据与图书馆的关系、大数据时代智慧数字图书馆信息资源建设、大数据时代智慧图书馆的现状、大数据时代智慧图书馆的文化建设、大数据时代智慧图书馆的服务技术、大数据时代智慧图书馆科学化管理以及大数据时代智慧图书馆挑战与方向等。全书旨在分析大数据背景下图书馆发展脉络,在遵循社会发展趋势的基础上探索当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