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湘芳、刘归主编的这本《大学物理实验(高等学校教材)》是依据教育部高等学校物理学与天文学教学指导委员会编制的《理工科类大学物理实验课程教学基本要求》(2010年版),总结湖南工业大学物理实验中心多年教学经验编写而成的。全书共分为5章,**章是绪论,介绍物理实验课程的意义、任务及教学环节,实验报告的格式要求,实验应注意的
《大学物理实验(2)/高等学校物理实验教学示范中心系列教材》是其姐妹篇《大学物理实验Ⅰ》的拓展与延伸,在忠实教育部高等学校原物理学与天文学教学指导委员会物理基础课程教学指导分委员会编制的《理工科类大学物理实验课程教学基本要求》(2010年版)的基础上,突出了物理实验与现代科技及信息科学的融合,精选了26个反映当前主流和
本书内容包括:测量与误差理论、基础实验知识、基础物理实验、综合设计实验、计算机在实验中的应用简介等5章,共36个实验。
本书分为6章。第1章介绍了物理实验的基本知识——实验基本误差理论及实验数据基本处理方法。第2章介绍了物理实验基本测量方法及调整技术。第3章安排了8个基础性实验(一级)。第4章安排了11个基础性实验(二级)。第5章安排了16个基础性实验(三级)。第6章安排了49个物理演示及探索实验。
《物理量测量》根据《高等工业学校物理实验课程教学基本要求》编写而成,立意新颖,突出物理量的测量。《物理量测量》分章节介绍了测量的不确定度与数据处理,力学量、热学量与波动特征量测量,电磁学量测量,光学量测量,近代物理与综合性实验,设计性实验;书末附表还给出了常用物理量表。《物理量测量》列出的不同层次的实验,内容比较全面,
《近代物理实验/高等教育“十二五”规划教材》共收入原子物理、光学、微波、磁共振、真空、低温、X射线衍射、声学、凝聚态物理和应用技术共10个领域的33个实验,是参考全国各高等院校的近代物理实验内容,并结合我校的实际情况而确定的。《近代物理实验/高等教育“十二五”规划教材》可以作为高校近代物理实验教学用书,也可以供相关专业
《创新性物理实验设计与应用》是为大学物理实验的较高层次的实验训练,培养学生运用物理实验知识和技能解决实际问题和独立从事科学研究工作而设计的。为此,《创新性物理实验设计与应用》各实验与传统的“测量性验证性实验”不同,没有详细的实验步骤,只有实验背景及方法介绍?一系列的问题?实验要求和参考材料。学生要在查找和阅读参考材料的
《大学物理实验》依据教育部高等学校非物理类专业物理基础课程教学指导分委员会关于《非物理类理工学科大学物理实验课程教学基本要求》,参考多部物理实验教材,结合物理实验指导教师多年的教学经验,在其多年实验讲义的基础上编写而成。本教材按照测量误差及数据处理的基础知识、预备引导实验、基础性实验、综合性实验、设计性实验五个模块分类
本教材是在南华大学物理实验课程教学改革和实践的基础上,根据教育部高等学校物理学与天文学教学指导委员会物理基础课程教学指导分委员会2008年发布的《理工科类大学物理实验课程教学基本要求》编写的。全书结构紧凑,内容丰富,有不少新颖的实验内容。教材不仅介绍了基本物理实验、综合性物理实验、设计性和研究性物理实验、近代物理实验,
《大学物理实验/高等学校物理实验教学示范中心系列教材》是为应用型高等院校编写的大学物理实验教材。编写中充分注意到大学物理与物理实验教学内容的整合,力争做到“重视基础,强调应用,鼓励探索,开放创新,培养素质,提高能力”。《大学物理实验/高等学校物理实验教学示范中心系列教材》共选编实验项目五十余个,除可作为高等学校理工科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