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以建制:民国时期教育学科制度化研究》系山西大学教育科学学院副教授张小丽的研究专著,书稿聚焦于民国时期教育学科的内史,包括教育学科在图书分类法的变化、高等师范学校教育系科的建立与发展、教育学科在大学中的制度变迁、大学教育学系的课程设置、教育研究机构的制度化等,与敏感问题无涉。书稿较为详细的考察了北高师、南高师、武昌高
英雄史诗《格萨尔王传》被誉为“藏族古代百科全书”、“世界上最长的英雄史诗”,也是世界上仅有的几部“活态”史诗之一。本书从浩瀚的《格萨尔》诗史中选取《地狱救妻》(《阿达拉姆》)故事作为代表性研究对象,对其文本、说唱、南木特、羌姆等不同艺术表现形式的音乐进行考察、分析与解读,以点带面展现《格萨尔》的音乐艺术特色。本书从音乐
2020年以来,密云区以教育部“基于教学改革、融合信息技术的新型教与学模式”实验区建设和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先行创建区为契机,在区委区政府领导下,区教委着眼区域时空局限、优质师资与教育资源不均衡、传统教学方式制约课堂质量提升等现实问题,规划实施信息技术与教育教学改革深度融合“168”工程,实施六大建设行动,积极探索密云智慧
当今数字化时代,教育领域正经历着一场深刻的变革。教学活动与人工智能、大数据等技术的深度融合,推动我们向着创新、富有活力、开放包容的教育模式转型。数字化教学资源成为当今教学中必不可少的关键要素,它以其丰富活泼的形式、开放共享的特性,极大地提升了教育的质量和效率。本书强调面向教学实践,突出常用方法和实用技能,以在课堂教学中
干部教育培训教材体系的提质增效,有利于把干部教育培训事业推向新境界。本书考察了一百多年来我国干部教育培训教材体系建设的历史,在此基础上构建了一个能够突出行政特色的干部教育培训教材体系框架,它们分别是公仆意识教材、公共基础教材、专业主干教材、特色教材,首次为干部教育培训教材建设提供了一个完整的理论框架,使干部教育培训教材
这部专著,遵循理论生成的根本规律,从“是什么(世界观)”“为什么(认识论)”“怎么样(方法论)”的理论生成逻辑构建了教师阅读储备的理论体系。全书分为六大章节:第一章溯源?阅读的本质是什么;第二章立据˙教师阅读储备的理论根基,追溯阅读的本质,诠释教师阅读储备的内涵,挖掘教师阅读的理论根基,回答了教师阅读储备“是什么”的问
素养的落地需要教育实践中实实在在的行动,当前最紧迫、最需要的是把理念转化为行动。所谓行动,指的是所有在日常课堂上,每天与学生互动的老师们在其主导的教学中的具体行为。这是关系到课程改革理念和方案能不能真正落地、能不能达到预期效果的关键。教育中的行动最关键的是体现在学习方式和教学模式上。这种行动需要深刻理解人是如何学习的,
2023年4月,教育部等十七部门联合印发了《全面加强和改进新时代学生心理健康工作专项行动计划(2023-2025年)》的通知,通知指出:“统筹教师、教材、课程、学科、专业等建设,加强学生心理健康工作体系建设,全方位强化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健全心理问题预防和监测机制,主动干预,增强学生心理健康工作科学性、针对性和有效性。”
“话语”作为教师共同体中不同成员之间的连续性对话,是共同体中话语参与者之间基于各自生活经验的“视界融合”,具有鲜明的目的性、社会性和生成性特征,成为教师共同体不同成员之间、共同体成员与教师共同体之间、共同体与教师现实生活世界之间实际融通的介质。因此,对于话语的考察能使我们洞见共同体促进教师专业发展的本质和真理性,具有独
本书致力于探索中国乡村教师队伍建设政策的发展与创新,着眼于我国乡村教师队伍建设之现状与时代诉求,系统阐述了激发改革力量,着力提高乡村教师综合素质,深化乡村教师管理改革,保障乡村教师地位待遇,提升乡村教师职业发展力、职业供给力、职业保障力的政策工具包。在回顾改革开放以来,我国乡村教师队伍建设政策变迁与特征的基础上,分析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