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全面介绍了山东省水文站网发展历程,梳理了水文站网构成(建设成就),明确了当前山东省水文站网布局,同行了科学深入的评价与分析,研究提出了山东省水文站网优化、调整、运行及管理的各项建议。本书适用于从事水文监测、水资源管理、防汛抗旱、水生态保护等专业技术人员使用,也可供水利行业相关技术人员参考。
本书对比分析了三峡水库蓄水运用前后长江与洞庭湖、鄱阳湖(两湖)江湖关系变化,重点量化分析了水库调度对两湖调蓄洪水的影响。其中,全书分章节进行了洞庭湖水文情势变化及枯水期影响因素分析、洞庭湖水文情势变化及枯水期影响因素分析、两湖枯水水文情势变化趋势预测分析、长江与洞庭湖水文情势变化定量关系分析、长江与鄱阳湖区水文情势变化
本书首先系统介绍了洪水概率预报的概念、理论方法与研究进展,主要内容包括洪水概率预报作用、方法和评价指标体系,基于要素耦合途径的洪水概率预报方法,基于误差分析途径的洪水概率预报方法,实时洪水风险评估方法等;其次提供了诸多应用实例,以供读者参考。
《中国海洋站海洋水文气候志》分为渤海、黄海、东海和南海4册,各分册分别给出海区内各海洋站潮汐、海浪、海水表层温度、海水表层盐度、海冰、气温、气压、相对湿度、风和降水等海洋水文气象要素的基本特征和变化规律,以及风暴潮、海冰和暴雨洪涝等海洋灾害和灾害性天气对沿海的影响。同时给出相应海区各水文气象要素的基本特征和变化规律,并
本书全面阐述了大渡河流域自然地理概况、水资源开发利用情况以及流域气象、水文特征,并详细介绍了大渡河流域气象服务系统。内容包括大渡河流域天气特征、强降水(极端降水)特征、积雪分布、流域雨季转换指标、面雨量时空分布及检验评估、流域径流的年际年内变化及丰枯特性、洪水的时空特性及入汛时间、降雨产流关系等。
水是生命之源,在人类的可持续发展中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它是维系生命必不可少的关键因素。随着环境变化和社会发展,水生态环境问题受到越来越多人的关注。
本书采用地震社会学和救灾制度史相结合的基本思路和问题导向,着重对2008年汶川特大地震灾害的基本概况及特点,以及由此而引起我国现行地震救灾管理、救灾队伍、救灾医疗、救灾物资、救灾捐款、灾后重建、救灾科技、救灾立法、救灾宣传等制度存在的问题及其变化,进行了系统深入的专题研讨,并对上述相关管理制度转型升级提出了具体对策与措
本书共10章,分别介绍了反应谱的基本概念、计算方法、反应谱与设计谱之间的关系、当前设计谱存在的问题、等效地震动模型、脉冲型地震动、远场类谐和地震动和地下工程地震动的规准和双规准反应谱特性等内容,本书可以作为地震工程和土木工程学科研究生的参考书籍,也可以作为从事地震动反应谱和设计谱研究的参考文献。
本书选取关东大地震(1923年)、东南海地震(1944年)、三河地震(1945年)、新潟地震(1964年)、阪神·淡路大地震(1995年)和东日本大地震(2011年)等20世纪以来日本灾害史上6次重大地震灾害中的媒介信息传播活动为研究对象,在不同的历史时代背景和媒介环境下,分析各种形式的媒介在历次地震中的功能发挥,最终
依据中震测函[2014]55号和中震测函[2014]70号文件有关规定,形变分析预报技术管理组于2015年启动了基于震例总结的GNSS形变场、重力场资料的预测指标梳理,基于异常判识与效能检验的定点形变、跨断层形变连续观测资料分析技术方法的清理工作。2019~2020年形变分析预报技术管理组历经数次修订,最终汇编为集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