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共精选了包括基本测量、刚体传动、流体力学、声学、电磁学和光学等16个实验。每个实验的教学从实验目的、实验器材、仪器描述、实验原理、实验步骤、实验记录、计算结果和注意事项等,都提出了明确的要求。在每个实验中都附有“思考题”,供学生课后复习、思考。
朱永生编写的《实验数据分析(下)》介绍实验或测量数据分析中所涉及的概率和数理统计及相关的数学知识,内容包括概率论、经典数理统计、贝叶斯统计、蒙特卡罗方法、极小化方法和去弥散方法六个部分。其中第1—5章和第6—12章分别阐述概率论和经典数理统计的基本内容,第13章则专门介绍在现代统计学中具有重要影响的贝叶斯学派的观点与理
《实验数据分析(上)》介绍实验或测量数据分析中所涉及的概率和数理统计及相关的数学知识,内容包括概率论、经典数理统计、贝叶斯统计、蒙特卡罗方法、极小化方法和去弥散方法六个部分。其中第1—5章和第6—12章分别阐述概率论和经典数理统计的基本内容,第13章则专门介绍在现代统计学中具有重要影响的贝叶斯学派的观点与理论,第14章
在《大学物理实验》基础上,结合华南理工大学物理实验中心教师多年来物理实验教学实践经验和改革成果,按照教育部高等学校物理基础课程教学指导分委员会颁布的《理工科类大学物理实验课程教学基本要求》(2010年版)编写而成的。主要内容包括物理实验的基本方法、基础性实验、综合应用性实验以及设计性实验,涵盖力学与热学实验、电磁学实验
《普通高等学校“十二五”规划教材:基础物理实验(第2版)》是根据“高等工科学校物理实验课程基本要求”,结合电子类院校的特点和作者多年教学实践经验编写而成的。编写时,修改了2007年出版的教材中的大部分内容,并结合教育部[2001]4号、[2005]1号、[2005]8号、[2010152号和[2011]11号文件精神增
全书系统地介绍了测量误差、不确定度以及数据处理的基础知识,大学物理实验中常用仪器及其相关知识以及大学物理实验中常用的测量方法。在不确定度理论的介绍中,从大学物理实验教学的实际出发,由详到简,便于学生学习和具体应用。
《大学物理实验》是依据教育部高等学校物理学与天文学教学指导委员会物理基础课程教学捐导分委员会编制的《理工科类大学物理实验课程教学基本要求》(2010年版),着眼基本科学素质训练和创新思维能力培养,紧跟高等教育改革发展的趋势,借鉴一些高校在大学物理实验教学内容和课程体系改革方面的成果,并总结作者多年来的实验教学实践经验精
本书是在福建师范大学国家级物理实验教学示范中心和大学物理实验国家级教学团队几十年教学经验的基础上编写而成的,它同时是国家精品课程“大学物理实验”的主讲教材。本书以“阶段化、单元化、现代化”的教学模式为指导,力图把“物理实验的设计与研究”、“物理实验方法”、“物理实验思想”贯穿于实验教学的全过程。教材以大纲为依据,
《21世纪高等学校规划教材:大学物理实验》分为误差和数据处理基本知识、基础实验、综合性实验和设计性实验4章,共包含23个实验。实验取材合适,内容广泛,并适当配以思考题,有助于学生理解实验中所蕴涵的理论及掌握实验的基本技能。《21世纪高等学校规划教材:大学物理实验》可作为普通高等院校理工类本、专科学生的物理实验教材。
《高等学校规划教材:物理实验(第2版)》是根据教育部高等学校非物理类专业物理基础课程教学指导分委员会制定的《非物理类理工学科大学物理实验课程教学基本要求》,并结合长江大学工程技术学院学生的实际状况和实验室现有仪器设备情况编写的。全书共分5章,收录了21个实验。第1章阐述了物理实验的误差理论和数据处理的基本知识。第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