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由“总论”和“分论”两篇组成。总论包括“课程思政建设实施要求”和“视觉传达设计专业课程思政教学指南”两部分,分论包含8门核心课程的“课程思政教学设计”。在课程思政建设中,以专业课程为基本载体,深入挖掘课程思政元素,在“品学通”的指引下实现“艺理通”的提升,达到“道技通”的目标。
党的十九届四中、五中全会均指出,必须加强和创新社会治理。因为社会治理是国家治理的重要方面,是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战的重要战略选择。本书讨论的议题和案例是当前北京大都市社会治理领域的热点难点问题,涉及社会组织培育、枢纽型社会组织建设、农转居社区治理、背街小巷治理、社区服务站改革和城市更新等多项议题。首先,对社
本书内容主要分新时代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教学研究、教学理论探究、教学方法探索和教学模式优化与改革四个方面,从理论与实践、纵向与横向、借鉴与创新相结合的角度,深入探索了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程的时代价值、基础理论、教学方法、教学模式。
《普通高等学校生均培养成本的核算方法与应用研究》以高等学校学生培养成本为研究对象,以高等教育成本分担理论、高等教育成本函数理论、财务管理理论为基础,运用了问卷调查法、德尔斐法、会计成本核算法、面板数据计量模型等多种研究方法,探讨了普通高等学校生均培养成本的内涵、构成、范围,以及成本核算的可行性和关键技术问题,基于现有财
本书内容包括:校史简编;学校大事记;青春回眸;校友风采;精彩瞬间。具体内容包括:江苏省商业学校(1952-1982年);肇始润州(1952-1955年);赓续广陵(1955-1965年);“文革”中辍(1966-1970年);复校振兴(1973-1982年);江苏商业专科学校(1958—1992年);金陵发端(1958
本书从比较视野进入高等教育研究,并将研究重点从外国教育转移到服务中国教育的实际中来。书中以美国高校年度报告制度为标杆,基于斯科特的制度三大支柱定义,将高等学校质量年度报告发布制度解构为“规制性”“规范性”“文化-认知性”三大要素,结合制度理论、资源依赖理论和政治系统理论构建了分析框架,进而对照研究我国高等学校质量年度报
该书分为”散文与纪事””乐评与序言””短论与致辞””文论与演讲”四个部分。所不同的是,在本集的最后增加了附录,收集了别人评论的十篇文章。内容涉及作者与中央音乐学院四十二年的经历,由一个个相对独立的小故事组成。记录了学校二十四年学校发展中的一些难忘的事件以及学校学科建设、研究生培养、音乐研究等
“高校辅导员”这一职业,随着我国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逐步加强,教育事业的不断发展,高校辅导员的工作性质、地位、功能及索质要求也不断变化,并向着专业化、职业化方向发展。本书以高校辅导员工作与大学生发展为研究主题,全书内容层层递进,娓娓道来。本书首先论述了我国高校辅导员制度的发展历程、西方发达国家高校学生事务工作的发展及
本书由总论和分论两篇构成。总论包含“课程思政建设实施要求”和“软件工程专业课程思政教学指南”,分论包含软件工程专业8门核心课程的“课程思政教学设计”,构建了一套完整的课程思政教学体系。其中,“课程思政建设实施要求”是实施总体性的实时要求与意见;“软件工程专业思政教学指南”提出了软件工程专业思政教育中所蕴含的5项一级指标
本书分论部分以“专业课程思政教学指南”为指导,根据专业校企融合育人要求和课程特点,深入挖掘课程所蕴含的思政元素,并结合教学素材给出了开展思政教学的方法与实施路径。包括《模拟电子技术》《数字电子技术》《微机原理与接口技术》《信号与系统》《通信原理》《射频识别技术与应用》《单片机与传感器》《嵌入式系统设计与开发》8门核心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