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播音美学》基于播音的基础理论与时代变革,结合实例从播音的美学基础、美学表现以及审美接受等方面对播音美学进行全面探讨研究。生存空间在人类语言交际过程中占有重要地位,是规范空间和审美空间的基础和源泉,而规范空间和审美空间则是生存空间的发展和升华。作为现代大众传播的重要途径——有声语言,播音员在向受众传递信息的同时,也营造
本书涵盖了主持、演讲、朗诵、发言等小学生表达自己的方方面面。书中作者根据多年的主持经验、教学经验,为孩子提供了从声音到形体、从表达到心理的系统性指导,旨在提高孩子的表达能力和自信心,让孩子有展现自己的勇气和能力等。
本书以媒介融合时代背景下传统电视的转型升级为研究对象,着重分析国内外传统电视的转型困境和互联网时代新媒体的发展现状,介绍传统电视现有的转型策略,并在此基础上探索传统电视与互联网融合转型的新路径。本书可作为高等院校广播电视学、新闻学、传播学专业本科生、研究生的教材,也可作为国家、地方文化管理部门制订适合媒体深度融合发展的
透过广播媒体的经营嬗变过程,可以清晰地管窥国家经济发展、技术进步、文化风向等在传媒运行中产生的影响。本书在追溯世界广播经营机制缘起的基础上,通过长期深入的调研观察和数据统计,对中国广播的经营历程进行了全面系统的梳理分析,并探究内在逻辑和特征规律,发掘其中的矛盾和问题,提出未来中国广播产业可能的发展方向和趋势。本书资料翔
本书是国家广电总局发展研究中心编纂的第十四部广电行业年度发展报告。中央和省级广电行政部门及中央和地方广电机构提供权威资料支持。全书由“总报告”、“专题研究报告”“发展报告”、“发展亮点报告”和“附录”(大事记、数据图表)等构成。“总报告”统领全篇,全景呈现中国广电事业产业在2018年的新情况新亮点,并对2018年发展总
本书共收获奖论文58篇,收录《中国广播的变革与融媒体发展》《中国影视作品对外传播路径初探》《改革开放40年广播的创新发展》《变革中的广播理念与实践》《中国电视手语主持发展40年》《财经广播的发展与节目定位》等。
本书以翻译美学理论为视角,融合翻译美学、描述翻译学和操控理论等多个理论,对民国散文的英译风格进行分析。本书自行创建了民国散文张培基译本、徐英才译本和卜立德译本的语料库,以及英美现代散文语料库。
本书分为分析篇、数据篇和附录三大部分:分析篇由广播行业专家和研究人员撰写的中国广播市场研究文章或分析报告组成;数据篇挑选出全国70个重点城市的收听率数据,详细呈现各电台频率在2017年的收听表现;附录篇选载有重要文件目录、统计资料等,收集了全国电台和频率名称、频率频点,采用的标准编码进行编号,以供查阅检索。
本书首先对我国电视媒体产业组织的基本情况进行了阐述;其次,对我国电视媒体自组织演化和他组织演化过程的解构和分析;最后,通过对我国电视媒体产业组织演化的研究指出了电视媒体未来发展将遭遇的瓶颈,在媒介融合的趋势下电视媒体要顺应历史潮流,发挥产业内部的主观能动性并充分利用外界的技术条件和政策优势,审时度势地过渡到新的产业竞争
全面、客观地记述1949-1993年北京人民广播电台与广播事业有关的宣传、技术、管理和交流合作等方面的发展变化过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