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根据《高等工业学校物理实验课程教学基本要求》,总结景德镇陶瓷学院物理实验课程教学改革的实践经验编写而成。全书共分4章,内容包括:实验数据处理基本知识、基础物理实验、综合与近代物理实验、设计性物理实验。本书对测量误差、不确定度作了介绍,分3个层次收录了45个实验;在精选经典实验项目的基础上,充实了近代与综合实验项目,
《大学物理实验(第2版)》是根据《理工科类大学物理实验课程教学基本要求》(2010版)的精神并结合实验教学改革的实际情况编写的。全书分为误差理论与数据处理、基本测量方法、基本实验仪器、基本实验、综合性实验、设计性实验、研究性实验共7章,70多个实验项目,包含力学、热学、电磁学、光学和近代物理及应用等多方面内容。书中概括
《高等学校物理实验教学示范中心系列教材:结构化大学物理实验(第2版)》打破传统的将物理实验按力、热、电、光、近代这种单一学科分支结构的划分,而按专题模式分为11个模块,它们分别是误差与数据处理时间的测量、长度与角度的测量、相互作用的测量、场的测量、物理常量的测量、随机运动的研究、混沌现象的研究、数值模拟实验、信息物理实
《普通高等教育"十二五"规划教材:大学物理实验》是为适应普通高等院校非物理专业的大学物理实验课教学而编写的实验教材,精选了力学、热学、电磁学和光学等30个实验,并介绍了不确定度与数据处理的基本知识。书末还附有与实验有关的物理常数和参考材料。为了便于各院校使用,有的实验介绍了两种或两种以上实验方法及有关的实验仪器和设备。
《大学物理基础实验》主要内容包括:有效数字、误差分析和数据处理的基本方法,大学物理基本实验的实验原理、实验仪器、基本测量方法和要求,共选择了l9个实验,包含力学、热学、电磁学、光学等内容。《大学物理基础实验》的编著沈陵等在编写过程中,尽量做到目的明确、重点突出、实验原理和步骤详细具体,语言简练,并附有数据处理的具体表格
《大学物理实验教程》紧扣高等学校工科物理实验课程教学基本要求,结合物理实验课程建设的实践经验而完成。全书内容包括绪论、测量误差与数据处理基础知识、物理实验中的基本测量方法、物理实验中的常用仪器和操作规程、前导实验、基础实验、提高实验、设计及近代物理实验等章。共选编27个实验项目,其中前导实验6个,基础实验7个,提高实验
本书共精选了包括基本测量、刚体传动、流体力学、声学、电磁学和光学等16个实验。每个实验的教学从实验目的、实验器材、仪器描述、实验原理、实验步骤、实验记录、计算结果和注意事项等,都提出了明确的要求。在每个实验中都附有“思考题”,供学生课后复习、思考。
朱永生编写的《实验数据分析(下)》介绍实验或测量数据分析中所涉及的概率和数理统计及相关的数学知识,内容包括概率论、经典数理统计、贝叶斯统计、蒙特卡罗方法、极小化方法和去弥散方法六个部分。其中第1—5章和第6—12章分别阐述概率论和经典数理统计的基本内容,第13章则专门介绍在现代统计学中具有重要影响的贝叶斯学派的观点与理
《实验数据分析(上)》介绍实验或测量数据分析中所涉及的概率和数理统计及相关的数学知识,内容包括概率论、经典数理统计、贝叶斯统计、蒙特卡罗方法、极小化方法和去弥散方法六个部分。其中第1—5章和第6—12章分别阐述概率论和经典数理统计的基本内容,第13章则专门介绍在现代统计学中具有重要影响的贝叶斯学派的观点与理论,第14章
在《大学物理实验》基础上,结合华南理工大学物理实验中心教师多年来物理实验教学实践经验和改革成果,按照教育部高等学校物理基础课程教学指导分委员会颁布的《理工科类大学物理实验课程教学基本要求》(2010年版)编写而成的。主要内容包括物理实验的基本方法、基础性实验、综合应用性实验以及设计性实验,涵盖力学与热学实验、电磁学实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