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是101计划的物理专业课程核心教材,是在《数学物理方法(第三版)》的基础上改造,从课程在整个物理专业教学计划中的定位出发,根据101计划的指导思想编写。本课程立足于在高等数学和普通物理的基础上,为学习后继课程(如电动力学和量子力学)做准备。且本教材增加了与后继课程的衔接,添加了若干与后继课程相关的例题。 本书共分为
本书为统一定价套书,包含《阿贝尔群的可确定性——问题、研究、概述》《素数规律》《函数的幂级数与三角级数分解》《星体理论的数学基础——原子三元组》《技术问题中的数学物理微分方程》《概率论边界问题——随机过程边界穿越问题》《代数和幂等配置的正交分解——不可交换组合》7个分册。《阿贝尔群的可确定性——问题、研究、概述》从多方
本书内容上首先将实数域扩展至复变函数域,并引入物理意义显著的解析函数。通过积分、级数及留数给出解析函数的图景。然后扩展至数学物理方程。通过将基本物理问题模型化,建立相应的数学方程。而后介绍特殊函数及其在求解物理方程中的应用。然后通过收集整理的案例分析,将民航领域实际物理问题模型化,并给出相应的求解思路。最后结合数值计算
正如本书副标题提到的,本书作者日本著名理论物理学家、诺贝尔物理学奖获得者朝永振一郎以亲历者的视角,回顾了1925年至1940年这段量子力学成熟期的诸多重要发现和突破,故事的主角不乏玻尔、泡利、海森伯、狄拉克、费曼等物理学大家。当时,物理学界正面临原子核用经典牛顿力学无法描述的困局,量子力学的发展及其与相对论的结合,对理
本书收录了爱因斯坦、洛伦兹、外尔和闵可夫斯基等四位大物理学家和大数学家关于相对论的原始文献,包括:迈克尔逊干涉实验(洛伦兹);低于光速移动系统中的电磁现象(洛伦兹);论动体的电动力学(爱因斯坦);物体惯性与其所含能量有关吗?(爱因斯坦);空间与时间(闵可夫斯基);论引力对光传播的影响(爱因斯坦);广义相对论基础(爱因斯
本书专为微电子专业的高年级本科生和研究生编写。首先回顾了经典物理学并逐步引入量子物理的基本概念和框架,在此基础上重点讲解典型体系的薛定谔方程及其求解,从简单体系逐步过渡到较复杂的隧穿体系及周期势场体系,并介绍能带理论,最后结合半导体器件阐述全同粒子、开放体系及跃迁的概念。全书分为绪论、量子物理的基本概念、典型体系的薛定
新版《20世纪场论的概念发展》探讨了基本场论的概念基础和历史根基,揭示了基础物理学中的根本问题、逻辑和动力学。积极应对过去二十年这一领域中的新进展,对规范理论和量子场论问题进行了全面的修订和阐释,重新考虑了本体论综合和科学实在论一章的内容,提出了一种超越结构主义和历史主义的新进路。为物理世界提供了一幅完整的图景,对20
依托启真智库这一联系广泛的高能级智库平台,基于浙江大学中国科教战略研究院、中国电子信息产业研究院的深厚研究基础,同时吸纳汇聚两家单位之外的高水平专业人员,打造高水平智库型著作产品。内容包括量子科技相关子领域专题或政策专题报告(约15篇,每篇约5000-10000字)、产业分析报告(1-2份,每份约1.5万字)、文献分
本书基于量子科学的量子真空理论,提出了零点场假说,探索人类的意识和死亡之谜。作者从普通人的日常体验及自己的个人经历讲起,解释了一些常见但现代科学无法解释的神秘现象,并逐步深入,为我们讲述了一个关于意识和死亡的宏大叙事,最后在结尾指出个体生命的重要意义及未来科学可能的方向。书中观点还有待进一步的科学验证,但逻辑合理,可以
《工程量子力学》力图帮助工程类学科本科生建立量子力学基本原理与工程问题之间的联系,侧重通过实际案例凸显量子力学在现代科学、工程中的重要性。本书共6章。第1章介绍了量子论提出的历史背景和早期发展过程,包括普朗克量子假说、爱因斯坦光量子理论、玻尔氢原子模型以及索末菲量子化条件,并介绍了量子论在现代材料科学中的应用。第2章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