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分为脱去气候的外套、奇特的气象之谜、雪的情怀三部分,通过“气候变暖的三胞胎”“郑和是被什么风吹回来的”“风被‘偷’了吗”等话题,解析常常困扰我们的气候谜题,并厘清了一些容易混淆的概念。
我国是世界上受气象灾害影响较严重的国家之一,气象灾害的种类多、影响范围广、发生的频率高,所造成的损失占到了自然灾害损失的70%以上。特别是在全球变暖的背景下,气象灾害所造成的损失更大,造成的影响更重,已经成为防灾减灾工作的重点。同时,我国也非常重视气象科普方面的工作,科普基地的建设,科普丛书的出版,等等,为不断提高我国
本书收录了近年来有关智能网格预报技术的相关论文。其内容不仅包括智能网格预报技术的综述,还涉及具体的预报技术和预报方法,以及天气预报预警技术应用和平台建设等。
本书主要介绍空气污染和气候变化研究的内容和特点、区域气候-化学耦合过程的模拟方法和模式进展,重点介绍区域气候化学生态耦合模式RegCM-Chem-YIBs的系统组成,以及利用该模式在气溶胶、臭氧和二氧化碳及其相互作用模拟、大气污染物和温室气体对东亚季风气候的影响,以及区域气候变化对空气污染的影响等方面的研究成果。最后,
本年鉴为第一部公开出版的东北冷涡年鉴资料,是在“中国气象局沈阳大气环境研究所和东北冷涡研究重点实验室联合开放基金”的支持下,由辽宁省气象局组织业务、科研人员,在广泛调研国内外东北冷涡研究现状的基础上,制定了东北冷涡标准,建立了东北冷涡气候资料集,并在此基础上对2020年东北冷涡过程开展了机器筛选和人工复查。对2020年
本书借助多源观测资料和精细数值模拟研究,总结东北冷涡暴雨系统的中尺度结构特征和发生发展演变机理,探讨其与不同纬度、不同尺度系统之间的相互作用,重点研究直接造成暴雨的中尺度系统的结构与热动力过程,最后归纳一些反映其中尺度系统动力结构、具有物理意义的预测方法,提炼东北冷涡暴雨的物理概念模型,有助于提升东北冷涡背景下典型暴雨
本书以非遗剪纸艺术形式,讲述二十四节气的物候特征的变化规律,融合中国古代历法、历史、文学、自然、农事、民俗、时令物候等众多领域的传统文化知识,以精美的画面、生动的儿歌诗歌、通俗易懂的语言,全方位地讲述了中国特有的节气物候文化。本书插画优美,颜色鲜明而悦目,人物刻画细腻,事物造型生动有趣,配合内容的场景设置栩栩如生,是非
本书是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气象台适应气象业务新发展的创新业务产品之一。全书共分4章:第1章概述了2020年新疆天气气候特点,并绘制了2020年年降水、气温、大风、沙尘、冰雹、大雾等灾害性天气统计分布图;第2章按天气过程出现时间先后顺序,给出了2020年80场天气过程索引表,包括时间、类型、强度及有无灾情等信息;第3章对20
朱爱朝以传统二十四节气为经,以汉字解读为纬,从万物的由来开始,用明白晓畅的语言为孩子讲述了二十四节气,让孩子熟悉其中包含的传统文化、历史和习俗,了解中国先民的智慧,从中获得亲历自然的真实生命体验,得到自然的润泽,去发现美,感受美,获得更多来自大地的生长力量。如何让渐渐远离传统和自然的孩子认识接受二十四节气,这部书稿给出
本书对如何在天气分析和预报中使用T-lnp图进行了介绍。在回顾热力学相关基础知识和深厚湿对流发生发展的天气及环境条件的基础上,介绍了T-lnp图的基本结构和绘制方法、大气静力稳定度的概念和判别方法、常用大气对流参数的定义和使用时的注意事项、探空订正方法。结合实例分析,说明了如何在实际天气分析和预报中应用T-lnp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