进入21世纪后,电视节目的创新、研发和培育面临全新的土壤。本书从电视节目交易的实际需要和创新概念的梳理出发,以新媒体、碎片化传播的需要为语境,研究电视节目策划在当下环境中的理论、实践与实现路径。本书遵循福柯解构主义的思路,通过解构电视节目策划的历史、现状,建构电视节目创新策划的路径,将解构主义研究转换为具备高度实用价值
《视听评议:机制、尺度和方法》是一部专门探讨视听评议机制、尺度和方法的专著。从视听评议的起源、历史沿革和机制建设,队伍建设和职责任务,开展评议活动的尺度和标准,评议基本方法,视听评议的特点和类别以及写作要求留个部分进行了较为系统的阐述和分析。
《孟子》相传为孟子和他的门人所作。孟子为先秦儒家重要传人。宋代以后,《孟子》一书受到儒家学者的广泛推崇。本书只录经典白文,配以拼音注音,辅以极少的简注。既适合有一定基础的人涵泳经典原文,也方便初学诵习。
书稿对《老子》八十一章(书稿将"章"易为"掌",试图构建道家思想指导下的商人,在商业实践中的理论体系和方法论体系)分别进行译、注和"体会"(主要从今日"商道"角度对《老子》进行阐释和引申),每章后面附有《老子》文本中数个关键字的古文字字形,以增加趣味性。另有"注音《老子》""赵孟頫书《老子》"和《史记·老子列传》文白对
本书从摇快船习俗产生的历史人文背景、历史演变发展、类型与制作技艺、仪式活动、保护现状与对策等方面,对摇快船项目进行系统全面的研究。
本书是由上海市广播电视协会组织编撰的2019年度广播电视专业性论文选集,本辑论文选共收入涉及广播电视专业的有关广播电视内容采集、编辑、播出,以及媒体融合、技术创新、经营运行、基础管理以及相关类别原创论文50余篇。论文选主要对广播电视专业理论进行研究探索,供广播电视工作者和相关部门参考。
《中国电视图史:1958-2015》采用编年体方式,遵循以时间为经,以事件为纬的史书撰写体例,将中国内地、香港、台湾三地的电视发展历程放在各自的政治、经济、社会和科技发展的大背景下进行系统全面的梳理和形象客观的展示。以每一年度或每一个阶段作为独立编排单位,每一单位按内地、台湾、香港顺序分别记载三地的电视发展状况。每一阶
为更好地服务于业界,作为中国专业的视听率调查公司,CSM媒介研究从2003年起每年编写出版一部《中国电视收视年鉴》。《中国电视收视年鉴(2019)》是CSM媒介研究编写出版的第十七部电视收视年鉴。《中国电视收视年鉴(2019)》包括以下四部分内容:*部分:综述。本部分主要从收视环境、观众特征、观众收视行为、频道竞争、节
《电视色彩学(第2版)》这部奉献给广大读者的著作既是我二十多年教学与科研工作的总结,又是今后前进道路的指南。它与1997年4月出版的《影视色彩学》和2002年4月出版的《色彩科学与影视艺术》相比,除了保留在教学、科研及电视节目制作中仍有参考价值的内容外,还在难易程度和知识系统上改进了原来的结构,并注重内容的更新、色彩科
本书通过建构扎根理论方法与实证研究设计,从生产、传播与规制三个进路切题,考察三个场域之间的潜在联系与结构性变化,提出观众主题重塑的基本路径。在方法论设计层面,观众主体性是个体在具体媒介情境中对真人秀文本的认知、鉴别、批判与自省,以及制作方与规划方对“文本—观众”关系的价值想象。相关变量可通过研究者的行动被挖掘出来,最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