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中国海洋发展研究中心推出的《韬海论丛》第一辑,包括“海洋强国建设”“全球海洋治理”“海洋命运共同体”“蓝色伙伴关系”“海洋空间规划”“海洋灾害应对”六个专题,希望能为从事海洋研究的同仁提供最新资讯和研究成果,同时也便于关心海洋、热爱海洋的读者朋友了解我国海洋发展相关研究的新进展。
《热带气旋年鉴2018》的内容包括热带气旋概况、路径、大风区域演变图、卫星云图,以及热带气旋在我国影响时的降水、大风分布和引发的灾情。还包括热带气旋的相关资料和图表。《热带气旋年鉴》每年出版一册,一直持续至今。
本书总结了荒漠(沙漠)化现状、研究方法及防控技术;提供了土基生态功能材料研究思路、制备方法、功能调控及相关工程技术;从材料与工程角度展示了土基材料用于荒漠(沙漠)化防控的示例。
冰冻圈的物理性质和主要物理特征是冰冻圈各种过程、机理和模拟研究的基础,是冰冻圈科学的核心内容。本书依据冰冻圈变化机理研究和冰冻圈模拟的需求,重点对冰的物理性质及冰冻圈力学和动力学、热学和水热过程予以阐述。全书着重对冰冻圈主要的基本概念进行阐述,同时给出必要的概念示例图、经典的实验数据和公式。
本教材从认知自然资源及其管理入手,着重介绍了自然资源的概念、类型,以自然资源开发利用保护为主线,系统介绍了自然资源学的基本原理。使学生掌握自然资源学的基本理论、方法,为后续学习有关课程和今后从事有关自然资源利用管理和保护工作奠定基础。主要内容包括自然资源学基础知识、资源与自然资源分类、自然资源生态学理论、自然资源经济学
如何从多源声学图像中提取有效信息用于融合,如何实现有效的信息融合以提高底质分类的精度等,是业内近年来值得研究的重要问题。鉴于此,本书重点探讨了融合多源声学图像信息的水下底质分类方法,针对融合过程中的关键问题探讨了多源声学图像特征提取与特征选择方法、面向对象的自动底质分类方法以及适用于底质分类的图像信息融合方法,同时结合
本书强化工程地质基础性实验实践教学,介绍了矿物、岩石和古生物化石的实验室标本鉴定,地质构造野外识别与特征分析等工程地质实践知识,也特别加强工程地质问题分析的实践教学,结合大连金石滩野外路线地质实习教学内容,编著了基岩海岸带斜坡地质灾害的野外调查与分析等教学实践环节,丰富了实践教学内涵。本书对于推动土木水利大类课程和专业
《北京天气预报手册》以提高天气预报业务人员业务技能为目的,围绕着天气预报技术岗位工作的实际需求,介绍了天气预报业务人员必备的知识和技能。《北京天气预报手册》共分为9章,内容包括北京地区地理和气候特征,各类灾害性和高影响天气的特点及其预报、预警技术,新探测资料应用、预报平台及睿图模式体系的检验评估等。《北京天气预报手册》
本书是在中国科学院大学海洋学院研究生课程“化学海洋学”授课团队长期教学科研实践经验总结的基础之上反复修改补充完善而成的。全书围绕海水的主要化学组分——营养盐、溶解和颗粒有机物、溶解气体、痕量元素、同位素等,系统全面地介绍了它们在海洋中的来源、迁出、时空分布、生物地球化学行为及其对海洋生态系统与全球变化带来的影响等基础理
本书是一本为中国湿地保护地管理者编写的实用手册。分为8部分:第1部分湿地简介;第2部分湿地基本知识和理论;第3部分湿地保护地的规划;第4部分栖息地管理;第5部分物种管理;第6部分主流化与传播;第7部分运行;第8部分监测和报告。书后附录了相关国际组织、湿地生物多样性公约/计划、**实践指南、湿地野外作业建议、湿地管理适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