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立足于目前的社会现状与特点,依据大学生的具体实际,参考国内外创业指导课程的研究成果。全书共十章内容,从勇于创新到解读创业,从提升创业素质到创业团队的组建,从创业项目的选择到创业机会和风险的解读,从创业资源创业模式的讲解到创业计划的制订,从新创企业的流程再到创业权益保护等不同的角度进行了详尽的阐述。
本书以群体动力理论的逻辑思路构建章节框架,在分析教师工作重心偏移导致课程建设推动力式微的基础上,提出以教师主体性回归为课程建设提供内动力,以实践共同体运行机制为课程建设提供驱动力,以学习共同体生态环境建设为课程建设提供协同力,以改革基层教学组织的运行机制和教师激励评价机制提供课程建设的助动力和约束力,以搭建教学共享云平
本书记载(2011—2021)成立后的改革发展历史,是2011年5月出版的《德州学院史》,即前40年的发展史的续篇。本书编写主要按专题式、编年体两种史述形式,本书内容上起2011年1月1日,下迄2020年12月。该书以专题概述学校重点工作为主,主要综述学校教学、科研、学科建设、师资队伍建设、校园基本建设、国内外合作与交
2015年,国务院办公厅颁布了《关于深化高等学校创新创业教育改革的实施意见》(***〔2015〕36号),要求各高校落实创新创业教育主体责任。大众创业、万众创新已经成为国家战略,创新创业教育也迎来了崭新的春天。本书根据国家政策文件要求并结合学校学生的实际情况编写而成,全书共分为九章,主要介绍了创新概论、创业概论、创业者
本书紧扣新时代创新驱动经济高质量发展的背景以及产业链、创新链、人才链、教育链融合发展的实践,从创新驱动、协同路径及治理体系等视角研究高等教育与区域经济高质量发展问题。本书共五篇,内容涉及经济高质量发展内涵、新时代创新驱动发展观、高等教育创新发展以及三者之间的内在机理、演化机制及治理体系,包括地方政府实践探索成效及困境等
本书分为四部分。第一部分-教育学术的作用:探索教育学术的创造过程、转化以及共享;第二部分-跨学科学习和教学,刻画了创业思维与行动?的广度和深度,提供了跨学科教学与学习的具体案例;第三部分,创业思维与行动?和自我与情境意识教学法,描述了各种教学创新-从课程创新到过程创新再到项目创新,提供了创新教学技能的细节;本书的最后一
本书主要聚焦21世纪中国大学生群体,在文献研究和实证研究的基础上,通过分析不同类型大学生的学习经历和学习成果,归纳出大学对其成长影响的关键因素。全书共6章,分列如下:1.学生篇(Whotheyare?)我们面对的是一群什么样的大学生?他们有哪些新的特征和不同类型?2.院校篇(Wheretheyare?)今天的大学发生了
内容提要北京科技大学自2018年开始在广泛吸纳其他高校经验的基础上,结合自身特点,构建起具有北京科技大学特色的本科生全程导师制。实施导师制的目的是充分发挥教师在人才培养中的重要作用,使教育教学更有温度、思想引领更有力度、立德树人更有效度。本书全面记录了北京科技大学实施本科生全程导师制三年来的具体工作办法、取得的成效以及
本书在人力资本和信号理论框架下,构建教育选择的理论模型,探讨学生个体在个人、家庭和环境等因素影响下的选择策略及其影响。各章以学生个体在教育过程中的选择为讨论对象,在控制学生个人、家庭和环境等影响因素的前提下,测量不同教育选择对于学生学业成绩和就业发展的影响,进一步识别不同教育选择与生涯发展的因果关系。本书所研究的教育选
中国特色新型高校智库发展现状调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