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洋卫星蓝色家园的星空卫士》科普读本,介绍了我国海洋卫星实现了从无到有,从单一型号到多种型谱,从试验应用向业务服务的跨越,迈进了系列化、规模化、业务化发展的新时代。海洋遥感作为一项交叉学科的黑科技,涉及海洋学、物理学和信息科学等多种学科,并且与计算机技术、光电子技术、空间技术、通讯技术密切相关。海洋遥感作为海洋环境监
目前,海洋无人自主观测相关装备琳琅满目,其用途、型号、功能和规格各异,这些设备功能复杂、技术含量高,每一种装备都有它特定的应用空间和功能定位。《海洋无人自主观测装备发展与应用》丛书从平台和载荷两个方面出发,对其进行全面系统地整理和分类,基于平台和载荷两个方面明确各种海洋无人自主观测装备的功能和优劣,同时对相同或相近不同
本书简要介绍散射计、合成孔径雷达和雷达高度计三种星载主动微波探测器气象海洋要素反演应用的研究意义和研究现状,重点介绍这三种探测器在海洋气象领域的反演应用。本书可作为高等院校海洋气象、海洋遥感、海洋水文等专业高年级学生的专业课教材,也可供从事与海洋遥感有关工作的技术人员学习与参考。
米娅无意中召唤出了《海底两万里》中的博物学家阿龙纳斯,并和他一起乘坐上我国自主研发的深海勇士号载人潜水器,开始了南海科考之旅。在旅程中,他们亲身体验了当下前沿的深潜技术,还遇到了许多神奇的深海生物,见到了深海下雪、海底绿洲等奇景,更发现了海洋的宝藏铁锰结核! 《院士带你去探索》系列科普绘本Ⅱ由上海科技馆和美丽科学团队
本书在简要介绍海洋动力、海洋生物、海洋与大气相互作用等基本概念的基础上,主要阐释海洋气象灾害、水文灾害、地质灾害、生态灾害的基本概念、基本规律与时空分布特征,介绍海岸与海洋灾害预报与海岸防护的基本方法。本书配有数字交互资源,便于读者随时查看课件、视频和课后习题解析。本书可作为海洋及相关学科学生教材,也可作为相关专业科技
《潮汐表》由国家海洋信息中心编制、海洋出版社出版,共6册,分为中国沿岸3册和世界大洋区域3册。本书为第二册。包括三部分:一部分是主港的每日逐时潮高和高(低)潮潮时、潮高预报,或只刊载每日高(低)潮潮时、潮高预报;第二部分是潮流预报站点的每日潮流预报;第三部分是附属港有关资料,主要内容是附属港同某一个主港之间的潮时差、潮
本选题收录南海所从10个不同方面开展对于印度洋上的气候、水文、生物等方面的研究成果,对于在印度洋开展生物-地球-化学过程研究、海洋资源勘测与开发、海洋环境保护、海洋减灾防灾等工作,具有巨大的参考价值。
本书重点介绍工程海冰灾害机理(含核电冷源海冰堵塞风险),典型工程海冰灾害风险评估方法(固定式导管架平台和核电冷源取水堵塞风险评估),工程海冰风险监管关键技术和应用(基于承灾体全生命周期的风险评估、工程海冰灾害风险排查和监测信息体系)。相关研究成果已经应用于为冰区重大工程的海冰监测与安全保障服务,为我国北方海域环境安全提
本书共分7章,主要内容包括:生命源于海洋,海水和海盐的起源,盐卤与地质,盐卤与化工,盐卤与健康。海洋盐卤矿藏的形成与演化,盐卤矿藏的成因理论,海洋盐卤矿藏的成矿机制,莱州湾地下卤水成因分析。地下盐卤资源的调查勘探,地下盐卤资源地球物理勘探。海洋盐卤地球化学特征,海洋盐卤的物理化学特征,地下卤水资源的开发利用。海洋盐卤与
本书是一部宏观性的学术论文集。本论文集以南京大学中国南海研究协同创新中心及各个协作平台专家的研究成果为主,同时吸纳国内外学者在《亚太安全与海洋研究》期刊上发表的文章,分为六个部分:一是南海战略评估:问题、形势与未来;二是东盟与南海:利益、诉求与选择;三是中国与海洋安全:观念、利益与视野;四是中国与东盟:竞争、合作与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