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共分五部分,包括“治教韬略”“德育纵横”“教育智慧”“课改论坛”“学科探究”,从队伍建设、德育建设、课改反思、学科教学、育人心得等方面来阐述当前教育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旨在帮助教师在反思中成长,增强教师的教育教学水平,促进教师的专业发展。
按照举办者是否要求从办学中获得经济收益,对民办学校实施非营利性和营利性分类管理改革,是党中央、国务院立足教育发展大局、出于更好支持和规范民办教育发展所作出的重大决策部署。本书立足基本国情、对接国际惯例,基于文献综述、比较研究、实证调查和案例分析,就民办学校分类管理的现实状况、法理基础、制度冲突、社会诉求等做了全面梳理,
教育是阻断贫困代际传递的治本之策;财政精准扶贫是确保完成新时期我国扶贫攻坚任务的前提与保障。由于支出绩效目标包含凸现公平正义的价值目标和可以量化的技术目标,这种特征与财政支出绩效评价的价值理性与工具理性不谋而合,基于它们之间的逻辑关系,本书依据财政绩效评价的理念方法与经济性、效率性、效果性、公平性的标准维度,构建结构化
本书比较全面、系统地反映了2017年全国教育经费来源和使用的情况,为国家和地方编制教育发展规划、制定教育财政政策提供了重要的参考依据。它对于研究教育经费结构和使用效益有一定价值;对于各地之间的情况交流,提高教育财务管理水平,也将会起到促进作用。本书共分七部分,内容包括:全国教育经费收入;省,自治区,直辖市按来源分类教育
本书从课堂中、活动中、家庭中、论教中和自育人五个方面讲述孩子与孩子,教师与孩子,家长与孩子、教师与教育、教师与自己的故事,陈述教师的教育理念和智慧,诠释了教师与孩子、家长与孩子共同成长的奥秘。
本报告分为本科教育质量、高职教育质量2部分。本科部分从师资队伍、教学改革、专业发展、质量保障、学生学习效果等进行分析与解读,对本科教育质量进行全面分析和深入研判,提出对策与建议。高职部分对学生发展、教育教学、国际合作、服务贡献、政府责任等6个维度的监测数据进行分析,旨在为学校以问题为导向提升人才培养质量,构建校企命运共
《中国民办教育发展报告》从2012年起每年连续出版,聚焦民办学校师生发展,系统反映全国民办教育事业改革与发展,2020—2021年度报告总结了中国民办教育发展十年历程,并聚焦民办教育研究前沿与热点问题。《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颁布以来,我国在推进民办学校分类登记、加强党对民办学校的全
今年年初,新冠疫情爆发。西部地区面临的在线教育问题尤为突出。如何补齐教育均衡发展的最短板,让信息技术成为西部地区在教育教学中融合应用的“可靠路径”,加速教育公平的实现?中国教育三十人论坛坚持问题导向,将第二届中国西部教育发展论坛的主题确定为“信息化如何改变西部教育?——停课不停学的经验与教训”,邀请专家学者、教育机构负
2020年12月11-13日,中国教育三十人论坛第七届年会在北京举行,主题为“营造教育新生态”。中国教育三十人论坛第七届年会聚焦“营造教育新生态”,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当前,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革命正在孕育兴起,但是中国的教育环境仍然令人忧心,人们期待重建良好的教育生态。今年一场突如其来的疫情,让教育的许多问题更加凸显
本书以一线教师的实践经验为主体,汇聚了老师们建设幸福高效课堂的思索与心得。这些文字,是来自于一线教师的真实体验和感悟,扎根于实际,在实践中反思、在反思中实践,再实践、再反思,在反复的反思撞击中绽放出远见卓识,汇聚成思想的火花,记录教师专业成长的足迹,是洗河学校近十年来教育成果的展示。本书以论文、随笔、教育故事、教育随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