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是一本关于绍兴与气象科技文化的科普性著作。全书分“雨生百谷”“仰望天气”“琴弦测湿”“雪夜访戴”“鉴湖五月凉”“梅子黄时雨”“茂林修竹”等主体内容,描述了中国气象科技文化的宏观背景下,绍兴在人物、事件、工程、文化等方面取得的独特成就。本书在讲解时,既有空间角度的铺设,由绍兴至浙江,兼及全国乃至世界范围;也有时间角度
本书系统介绍了地球物理常用的传统优化算法和智能优化算法。从地球物理数据反演的角度出发,介绍和阐述各类优化算法的基本原理、算法流程和反演程序示例,包括最速下降法、高斯-牛顿法、共轭梯度法、模拟退火法、遗传算法、蚁群算法、粒子群算法、神经网络及深度学习算法等。本书可以帮助地球物理专业的学生更好地理解和应用在地球物理反演中发
本书系统地论述了38种硼酸盐类矿物在中国的产出状况和研究成果。同时,为了全面反映碳酸盐、硝酸盐矿物种在全球的分布特征和研究程度,为进一步深化中国矿物学基础研究的深度、拓展矿物种的研究范围,本书也系统收录了截止2019年底前全球已发现的140种硼酸盐的基础研究资料和数据。本书对每个矿物种的描述分为两个部分,一是矿物学特征
本书系中国博物馆陈列展览精品·策展笔记丛书之一种,旨在提炼、整理展览的创新思路、实践经验与示范意义,提高我国博物馆陈列展览的整体水平,守护好、传承好、展示好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本书以上海天文馆基本陈列为依托,全面真实地梳理和记录展览筹备过程,多角度地解析和呈现展览本体,并对展览内涵和学术价值进行深度诠释。本
本书是《中国矿产地质志》重要组成之一,是我国第一部对小兴安岭-张广才岭成矿带矿产地质进行系统总结的科学专著。以成矿系列理论为指导,在梳理小兴安岭-张广才岭成矿带(Ⅲ-52)全部矿产资源信息的基础上,结合24处典型矿床研究成果,系统地总结了区域成矿时空分布规律,划分出6个Ⅳ级成矿亚带、14个矿田(Ⅴ级),厘定出14个矿床
本书从找矿工作的实际需求出发,着重介绍了元素地球化学行为及物探、化探找矿实用方法。从元素地球化学行为、地球化学勘查方法与技术、电磁探测方法技术与应用、案例分析与找矿思路四个方面阐述了元素地球化学行为及物化探找矿实用方法。作者从一般性经验出发梳理归纳了找矿的总体思路,之后就具体勘查区的找矿提供了一种简洁有效的工作思路。
为规范山东省近岸海域生物多样性调查和评价工作,本书针对国内现行调查规范在系统性、适用性方面存在的不足,建立了系统全面、科学规范、可操作性强的近岸海域生物多样性调查和评价技术方法体系,即贯通生物多样性调查—标本制作—样品保存—图谱制作—数据整编汇交—综合评价等全流程,包含潮上带、潮间带、潮下带等近岸海域全区域,涵盖近海食
本书以成电校园植物为源,二十四节气为线,用12张月扉图与365张日历图尽显校园植物魅力。全书介绍了成电校园内的300余种观赏与野生植物的基本情况、花期、分布等,这既是成电校园自然之美的凝练呈现,也是出版社40年挖掘传承校园文化的体现。本日历面向电子科技大学师生、校友及社会人士,连接校园与社会、承载往昔与未来,见证电子科
本书图文并茂,通过小酷、甜甜、阿亮三位主人公的探险经历,介绍了宇宙诞生的故事。书中通过一系列有趣的游戏和挑战、三位主人公的学习日记、知识小课堂,向读者介绍了流星雨、陨石等天文现象,阐释了望远镜的发展历史及其观测原理。随着游戏和挑战的层层推进,读者还将跟随伽利略的脚步,领略月球的神秘与木星的卫星奇观,并一窥宇宙的浩瀚无垠
近几十年来西北太平洋及其边缘海环流研究得到国家和海洋学界的高度重视,并取得了一系列重要成果。随着海洋科学技术的发展,这些成果对将这一领域的研究引向深入以及对其他相关领域研究的渗透愈来愈显珍贵。本次出版的《西北太平洋及其边缘海环流》第四卷(修订版),收录了袁耀初等作者发表时间自1980年至2021年的论文52篇,这些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