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以“福牛贺新岁丰年禾黍香”为主题,选取故宫馆藏的表现福牛与农耕的文物藏品,从不同角度呈现了365件不同朝代、不同类型、不同材质的珍贵文物,分别展现了牛迎丰年、春来牛肥、吉牛纳福、耕织为本、仙牛呈瑞、牧牛意趣、丹青写牛、百牛贺岁等内容。
本书为“深部探测技术与实验研究专项(SinoProbe)”第二项目“深部探测技术实验与集成”第三课题“宽频地震观测实验与壳幔速度研究”的成果总结。作者通过在中国大陆青藏高原及周缘、华南及东南沿海和东北地区三个大陆动力学研究及资源能源调查热点地区的野外观测实验,集成了适应我国复杂地质构造和人文自然环境的宽频带地震观测技术
本书全面阐述了地球科学的基础理论,并分析其对全球油气资源产状及分布的控制作用,重点介绍与石油工业上游油气勘探和生产相关的勘探原理、技术和术语。核心主题包括油气生成和成藏(含油气系统)的要素与过程;适用于石油和天然气勘探的地质与地球物理技术;石油的特征及化学组分;地表和地下图件及其在油气勘探与生产中的应用;测井技术及其在
《雄安气候》基于雄安新区Ⅸ域内容城、安新、雄县3个气象观测站近50年(1970-2019年)的观测资料,介绍了雄安新区的气候概况;按照不同时间尺度分析了雄安新区气温、降水量、风速、日照、蒸发量5种主要气象要素,大风日数、冰雹日数、大雾日数等12种其他气象要素的气候变化特征;分析了无霜期、积温及主要作物全生育期的气象条件
《城市气候》一书是一本全面综合现代城市气候科学与应用研究的著作。本书首先概括了城市生态系统的构成,总结了一套用尺度和地表分类为关键结构表征不同对象的综合术语。书中首先解释了不同类型城市气候形成的物理机制,例如绕过建筑物的气流、城市热岛、降水变化和空气污染,然后介绍了如何应用这些知识来缓解城市发展带来的不良后果,以及帮助
宇宙是如何形成的?我们所在的银河系是什么样子?除了人类,还存在其他外星生命吗?天文学家是怎么算出遥远的恒星离我们有多远的?怎么识别夜空中的星座?人类是什么时候登上月球的?……这些问题都可以在这本《1小时读懂天文》中找到答案。本书通过大量数据,用生动有趣的语言,从宇宙的起源和认识宇宙的方式,讲到恒星、太阳系、星系和宇宙万
本书将中国宇航员太空课堂的内容整理、扩展成为科普读物,围绕太空课堂的实验展开,科学地阐释了失重条件下各种奇妙现象的物理原理。中国探月首席科学家欧阳院士、中国科技馆前馆长李象益教授为本书撰写了短评。全书预计6万字,图文并茂。
《新中国气象事业70周年(海南卷1949-2019)(精)》介绍了在中国气象局和海南省委省政府的正确指导下,历经70年发展,海南气象部门用责任诠释初心,用实干践行使命,建成覆盖海南岛及西沙、南沙、中沙群岛岛礁的海陆综合气象观测体系,气象预报预警服务业务能力稳步提升,气象服务效益日益显著,科技支撑能力不断增强,人才队伍素
*一本有故事,有声音的日历*全新裸脊装帧工艺,更易翻,更平滑*在2021的每一天,聆听5分钟唯美音乐和故事,在艺术熏陶中发现生活的美
本书通过江淮对流云综合观测,结合数值模拟,分析研究了江淮对流云宏观微观结构特征、演变规律及降水物理机理,并结合对流云人工增雨外场试验,研究建立了对流云降水物理模型和人工增雨作业指标体系。分析了江淮对流云降水形成机制;通过催化试验分析了不同降水物质在催化过程中的演变。在外场作业试验中,利用成对对流云效果评估方法,评估了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