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唯物史观与中国现代学术体系构建研究》以唯物史观在中国的传播、发展进程为经,以学人运用唯物史观从事学术研究、构建中国自主的学术体系为纬,阐明唯物史观在构建中国现代学术话语体系与研究范式上的巨大作用,揭示唯物史观的旺盛生命力和中国自主学术体系形成的方法与途径,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和中国传统学术现代化提供一种理论与方法的视野
2024年全国新闻记者职业资格考试将于11月举行。全国新闻记者职业资格考试办公室组织新闻业界、学界等专家编写本书,对考试方式、考试内容和考题类型进行详细说明,给出样题,并在附录部分选编了新闻记者应了解熟悉的部分新闻传播法规文件。与2023年大纲相比,本大纲对原有内容进行了补充丰富、调整完善,以期为应试人员复习备考提供帮
新媒体嵌入社会:适应与矛盾
本书基于为期两年半的“道德生活项目”,以一种全面的和富有想象力的视角审视课堂及教学活动,探究渗透在学校环境和日常课堂活动中的道德行为,揭示这些隐性信息对学生品质发展、教育和社会产生的重要影响,激发教师对自身行为的道德审视和反思,从而提出优于惩罚式教育的、更好理解学生的教育方法。并强调,学校的任务不仅是教授知识,更重要的
本书是温儒敏教授有关中小学语文统编教材编写与使用的论集,体现出作者从事语文教材编写工作20余年间的理念、思考与成果阐述。内分三辑:上辑如何用好语文统编教材,主要是有关语文统编教材使用以及课标落实的一些讲稿和论文,帮助一线教师理解和用好教材,有些教学建议还比较具体;中辑名著导读与整本书阅读方法举隅,探讨教学中如何实施这一
本书是作者十多年来对教育问题的思考,主要由四部分组成。基础篇:从哲学的维度对教育的自性(本质)、和谐教育之构成、教师之说等基本问题进行思考,并借用英国哲学家怀特海提出的教育节奏之概念对教与学应遵循的教育规律(自性)进行相关推演。反思篇:对教学之双方分别从形上、形下之双重维度进行刨根问底之解析。作者认为,对高等教育而言,
自拿破仑高等教育改革以来,法国形成了以各学科学部为主的高教体系。在这种情况下,大学作为一个整体性机构被认为是不存在的,这构成了法国高等教育的一大特色。1968年,法国开始逐渐打造具有自主权的大学,特别是20世纪80年代之后,法国逐渐通过组织改革、加强大学校长的权力等手段塑造大学的组织完整性。本书系统描述了法国大学自19
本书以库恩的范式理论作为理论基础,系统梳理了美国顶尖大学国际化人才培养的历程。基于对4所代表性美国顶尖大学国际化人才培养的案例研究,以及10所顶尖大学国际化人才培养的比较研究,作者提炼总结出美国顶尖大学国际化人才培养的范式,并对其范式特点和范式转换进行了分析,以此揭示了美国顶尖大学国际化人才培养的内在规律,拓展了高等教
关于为何登山,山就在那里总是登山者常提及的话语。对于安娜·弗莱明而言,攀岩与登山不仅仅是一项运动,更是一种生活方式。《岩上时光》生动又深刻地讲述了年轻的女性攀岩者安娜·弗莱明20多岁时在英国的攀岩经历和思考。 她从威尔士出发,到达利物浦、约克郡和坎布里亚郡,越过边境进入苏格兰;也从一名紧张发
《回望:西南联大沉思录》为西南联大研究学者、作家张曼菱女士推出的重磅新作。张曼菱自1998年以来历时廿年采访了西南联大师生及相关人物二百多位,形成了蔚为大观、极其珍贵的第一手视频和文字资料。由这些珍贵资料制作的纪录片《西南联大启示录》曾在央视播出,并获得中宣部五个一工程奖。 本书从人物、话题、纪念、一所战时大学的形与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