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以粗糙结构面剪切试验与模型研究为研究内容,涉及岩石结构面粗糙度参数的研究、结构面剪切强度的研究、结构面剪切刚度的研究、结构面剪切变形的研究。揭示了结构面剪切性质与形貌粗糙度之间的关系,阐明了剪切物理过程。
为推动国际海底地理实体命名工作,中国大洋协会办公室分别在2016年和2018年组织编写出版了《中国大洋海底地理实体名(2016)》和《中国大洋海底地理实体名(2017)》(以下简称《名录(2017)》),是目前我国非常齐全的深海海底地理实体名录,填补了我国在国际海域海底命名工作的空白,引起了广泛的关注。《名录(2017
本书是“阳光姐姐科普小书房”的延续产品。在这一册里,小读者们将跟随阳光姐姐以及“阳光家族”的成员们一起去探索神秘的海洋世界。浅海生物的乐园——大陆架,动物的洄游,深海中到底有什么,茂盛的海藻森林……更多有趣的知识在等着你,还犹豫什么呢,一起出发吧!
本书为“中国学术思想史”丛书中的一本,研究中国古代天学的发展。作者在定义“天学”一词的基础上,说明了古代天学的意义,探讨了天学与中国传统政治文化的关系,并分别对古代天学机构与天学家、天象观测、历法、颁历授时、宇宙理论、域外天学对古代天学的影响等做了深入的研究。本书立足于古代典籍文献的同时,运用现代科学方法,资料丰富,论
《测量学(学科基础课适用第4版)》共分11章,系统介绍了水准测量、角度测量、距离测量与直线定向、坐标测量、测量误差的基本理论、小区域控制测量、地形图的基础知识及测绘、地形图的应用、建筑工程测量、线路工程测量。《测量学(学科基础课适用第4版)》在讲解测量学的基本概念、原理、方法的基础上,重点引入了代表当今测绘学科发展水平
本书共分10章,包括地磁场减弱之谜、地磁场两极会翻转吗、风的动力之谜、台风、龙卷风、热岛现象、雾与霾、温室效应、全球气候变暖、两极冰山融化。本书对了解世界各国如何遏制今天气候的变暖,或破解全球变暖应具有很大的参考价值。
本书系统评估了贵州黔西南州四季生态气候资源,详细阐述了黔西南州四季宜人的康养气候、四季宜居的康养环境、四季宜游的康养旅游等优越条件。通过对气候资源的研究与论证,2019年中国气象学会授予黔西南州“中国四季康养之都”称号,为黔西南的康养气候树立了品牌,加强了宣传。本书可为当地的旅游管理部门、宣传部门、气象部门、旅游企业等
世界气象中心是世界气象组织(WMO)核心的全球气象预报、预测业务机构,其职责是为世界各国实时气象预报、预测业务提供稳定、丰富、高质量的无缝隙天气气候分析、预报、预测指导产品,并牵头开展国际气象预报技术交流、技术培训等活动。2017年5月17日,世界气象组织认定中国气象局为世界气象中心。《世界气象中心(北京)运行纪事》记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与中国科学院联合资助的学科发展战略研究系列报告,针对重要前沿领域的交叉学科和新的学科生长点,分析学科特点、研究现状与发展态势,指出关键科学问题、发展目标与重要研究方向,提出有利于学科发展的资助机制与政策建议。研究报告对广大科技工作者和相关领域管理决策者具有重要参考价值,也是社会公众了解我国学科发展
《电离层时变特性分析及其经验模型建立方法》详细地综述了电离层的基本知识、研究方法及国内外研究现状,研究了电离层TEC随时间和空间的变化规律,从单站、区域和全球的角度提出了电离层TEC经验模型建立方法,并建立了对应的5种经验模型,分析了所建模型的优缺点。《电离层时变特性分析及其经验模型建立方法》可供测绘科学与技术专业、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