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裴宁,为上海大学理学院物理系副教授。本书是在上海大学“近代物理实验”系列课程实验教学实践的基础上编写的。包括了基于Newport光学组合仪的光学光纤实验和基于德国莱宝教具公司教学仪器的综合性实验。内容涉及原子分子物理、光学、薄膜制备与测试技术、微波、微弱信号测量技术、核探测技术等领域共27个实验。着重阐述了每个实验
本书由国际知名的热力学权威彼得·阿特金斯撰写,他深入浅出地阐释了这四个定律的内涵与运作机制。书中几乎不涉及复杂的数学理论,而是借助清晰的逻辑和形象的比喻,通过第一、第二和第三定律,以及熵理论的阐述,为我们揭示了自由能的概念、绝对零度的边界,以及超越这些边界的奥秘。彼得·阿特金斯以他丰富的专业知识和独特的视角,为我们呈现
本书以Ansys2024为平台,对Ansys热分析和与热相关的耦合场分析的基本思路、操作步骤和应用技巧进行了介绍,并结合工程应用实例讲述了Ansys的具体使用方法。本书实例部分采用GUI方式,逐步讲解了操作步骤,在每个实例的后面列出了分析过程的命令流文件。本书还随书赠送了配套电子资料包,其中收录了全书所有实例的APDL
全书共分11章,前5章为热力学,后6章为统计物理学。各章内容包括:1.热力学的基本概念和基本规律;2.均匀系的平衡性质;3.相变的热力学理论;4.多元系的复相平衡与化学平衡、热力学第三定律;5.非平衡态热力学(线性理论)简介;6.统计物理学的基本概念;7.近独立子系组成的系统;8.统计系综理论;9.相变和临界现象的统计
对热科学发展史的了解与学习就是对热科学本身的学习,其中映射出科学发现的规律性更是具有广泛的启示意义。《热力学的悲喜剧1822-1854》是Truesdell教授于1980年出版的一本对热力学发展历程展开回顾的优秀著作,对其内容展开学习,有助于了解和概括热科学知识发展的总体规律,掌握热学思想和研究方法的发展过程,促进、巩
安徽省一流教材建设项目。根据普通高等学校理科“近代物理实验”课程教学大纲,结合目前的课程设置和学时安排等方面的实际情况编写。内容涉及原子物理、原子核物理、光学、真空与薄膜技术、磁共振技术、微波技术、低温物理、X光技术、新能源应用技术。此次再版增加新能源应用技术章节;增加黑体辐射实验和磁共振技术相关基础知识;更新部分实验
本书可作为一般大学物理(及有关)专业本科生的“量子力学”课程教材.全书共分12章:1.量子力学的诞生(2);2.波函数与薛定谔方程(8);3.一维定态问题(6);4.力学量用算符表达与表象变换(8);5.力学量随时间的演化与对称性(6);6.中心力场(6);7.粒子在电磁场中的运动(4);8.自旋(6);9.力学量本征
本书共7章,分别是量子的前夜、量子的曙光、波动力学创立、自圆其说、相对论量子力学、量子哲学、量子科技。
本书以自主研发的量子前沿科技实验仪器,如金刚石量子计算教学机、光泵磁共振实验系统、量子通信-空间偏振量子密钥分配实验系统等为主要载体,传授量子力学基础知识,探究量子信息技术在通信、计算和精密测量等主要领域的应用,内容包括量子力学和量子信息基础知识,以及涉及量子计算、量子精密测量和量子通信等领域的10个基础实验。
虫洞到底是什么地方?现实生活中真的有这样的概念吗?虫洞和时光机有区别吗?时光旅行真的存在吗?现在被称为黑洞的现象早在1783年就有描述,当时那些理论被当作纯粹的空想而被人无视看不见的星星听起来过于难以置信,所以没有被人严肃对待。直到射电天文学、相对论、扭曲空间的数学模型得到发展,那些看不见的星星的真正意义才逐渐清晰。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