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主要介绍了变化环境下城市洪涝灾害风险评估方法和实践。分析气候变化和城市化对珠三角地区极端降雨的影响,探讨珠三角地区降雨结构和极端降雨时空演变规律。整理归纳城市洪涝灾害风险概念和内涵,提出城市洪涝灾害风险评估方法体系,以地处粤港澳大湾区的核心城市广州市、深圳市、珠海市等典型城市流域为例,分别开展基于指标体系法和情景模
本书系统阐述了旱灾、旱灾风险与旱灾风险管理的内涵;提出了旱灾风险分析的结构形式、主要任务与步骤,重点阐述了基于特征指标体系的旱灾风险分析与评价方法,并提出了基于风险传递机制的区域旱灾风险量化思路与方法。在此基础上,探讨了旱灾风险决策与抗旱资源配置等问题。最后,结合安徽省旱灾风险评估和干旱条件下南昌市水资源优化配置开展了
本书从一个有趣的话题切入:我们每次呼吸时,都有可能吸入一些历史名人的后一口气,比如凯撒、埃及艳后、爱因斯坦等。然后,作者带领读者探索了空气和气体的各种奇妙和重要的方面,比如空气的成分和起源,气体的性质和反应,空气对地球和生命的影响,气体在战争和艺术中的作用,以及空气中隐藏的宇宙和人类的故事。
本书详细介绍了海南岛海陆风的气候特征,分析了海陆风发生、发展机制,以及海岛地形对海陆风环流的影响机,揭示了海陆风对海南岛夏季降水的影响机理和对强对流触发、传播影响机制。本书分为六章,分别为:第一章引言,第二章海南岛海陆风分布特征,第三章海陆风发展机制和结构特征研究,第四章海南岛地形对海风环流结构影响的数值模拟研究,第五
本书介绍了中国海洋系列卫星(海洋一号、海洋二号、海洋三号)对热带气旋(台风)的观测技术、监测产品及其应用状况。主要包括海洋一号系列卫星的水色水温扫描仪对热带气旋的热红外通道亮温、紫外和可见光波段的卫星云图监测;海洋二号卫星微波散射计对热带气旋海面风场信息的提取与监测应用;海洋三号(高分三号)合成孔径雷达的高分辨率SAR
《本塔奶奶讲科学课》通过博学耐心的本塔奶奶与她求知欲爆棚的孙儿间轻松的聊天,用通俗易懂的语言,笑料不断的比喻,把物理、化学、天文、地理之中有用又好玩的科学知识讲通讲透。此外,书中穿插孩子的生活经验,语言更加直白生动,情感上也更体贴孩子的感受,每当他们好奇满满、欢呼雀跃或者气愤不已的时刻,总会有智慧的本塔奶奶在前面指引。
本书详实记录了1949-2022年登陆及严重影响广东热带气旋的总览,通过介绍这些气旋的特点、规律和影响等要素,以及热带气旋历史记录的图示,帮助读者直观地了解历史上复杂多变的热带气旋气象灾害的严重性和影响力,更好地认识到这些自然灾害对人类社会的威胁和挑战,提高社会各界对于热带气旋的认知和风险意识,为气象、防灾减灾等部门工
全书共计13章,系统介绍了风暴潮特点及研究进展、北部湾研究区域自然环境概况、研究区域海岸地貌变化及驱动因素,分析了近70年来影响广西沿海台风暴雨特征、历年影响广西沿海的热带气旋及灾害成因、广西沿海港湾风。暴潮增水变化的主要影响因素,研究了进入南海北部台风引起广西沿岸增减水变化,以及台风登陆期间广西沿岸潮、余流特征及产生
本书对地基GNSS水汽探测技术以及用该技术进行PM2.5浓度预测研究。首先,从天顶对流延迟ZTD转化PWV的理论角度出发,利用数值天气模式的再分析资料、探空资料建立区域性高精度大气加权平均温度模型,提高了PWV的精度;其次,根据雾霾期间ZTD与PM2.5浓度之间较强的相关性,利用ZTD结合其他元素构建了一种基于小波分析
为什么经济再发达的城市,似乎对城市内涝也束手无策?甚至越发达洪水越严重? 为什么同一块地方在不同时段会旱的旱死、涝的涝死,还愈演愈烈? 环顾全球、回望不同文明的历史,我们能否找到一些与水共存的成功模式? 《慢水》跟踪不同水体的生活习惯,探索水如何穿越地上和地下空间,如何与周围的生物互动,也探索水在不同时期造访各地给人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