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是*部系统研究商务印书馆与中国教育学发展的著作。围绕商务印书馆与中国教育学发展的关系这一主题,讲述了商务印书馆在引进和传播西方教育学、会聚中国教育学人群、推动中国教育学发展这一过程中所做的努力,为当前商务印书馆乃至其他出版机构更好地促进学科发展提供历史借鉴。
本书系《美华论坛》发行30年来有关声讨日本军国主义的文章的选译结集。《美华论坛》于1982年由美国东部华府地区一批从事教育及科技的华人,鉴于提高华人的地位及促进与美国社会之间的了解,成立“美华论坛”,并于1984年发行英文季刊杂志,所刊内容重视中华文化历史、抗日史实、中美关系、时事报道及评论、华人对美国的贡献及血泪等。
本书分纪事篇、怀人篇、展望篇三篇,收录了《百科精神》《上海海峰印刷厂往事》《难忘的这九年》《百科庆典忆乔木》《思念梅益老》《钱伟长与中国的百科全书事业》等文章。
本书从图书翻译与传播的角度,将近代以来日文图书的汉译出版的这一历史过程生动而深刻地再现在读者目前。这是目前国内首部以特定国别为对象的图书出版研究专著,为图书的跨文化交流及其社会影响的研究,提供了国别性(日文语种)的研究样板。
湟水河流域在历史上是一个少数民族活动的舞台,现在也是多民族聚居区。历史上不同时期,不同地区的移民所带来的汉语方言跟民族语言融合,形成了湟水河流域方言。从不同地区迁移到此的汉族移民,同时也带来了迁出地的文化,这些文化跟当地的少数民族文化相互影响,相互吸收,形成了今天湟水河流域独特的文化现象。《湟水流域方言与地域文化研究》
中国大学出版社协会成立于1987年,为庆祝协会成立30周年,充分展示大学版协在落实中央改革发展精神、维护大学出版社权益、服务大学出版战线等方面所做出的成绩和贡献,大学版协组织编纂出版《中国大学出版30年巡礼》。《中国大学出版30年巡礼》主要反映大学版协成立30年以来的工作和成绩,以及各会员单位的发展情况,主要由以下两大
该文集汇集了四川大学出版社等单位职工在党的十九大精神指引下,对新时代我国出版事业,特别是我国高校出版事业发展目标、实施路径和对策的思考。论文包括出版企业党的建设与企业文化建设,高校出版社的特色化建设,出版社人才队伍建设,编辑与出版业务探讨等内容。该研究成果对于探索出版社在新时代开拓发展新路径具有借鉴意义。
为了便于读者把崇文书局置于晚清民国特殊的历史背景下审视,也便于考察其在同类出版机构中的特色与地位,进而确立其在中国近现代出版史上的意义与价值,《崇文书局及晚清官书局研究论集》的后半部分编选了十多篇侧重于宏观和整体研究晚清官书局的学术论文。这里面除了马学良先生的《五局合刻<二十四史>考述》是新撰写的,其他均为刊物上的旧作
《中国戏剧出版社60年:弦歌不辍》为中国戏剧出版社成立60年的纪念文集,收录了众多老领导、老作者及我社员工的心得故事,见证着我社发展的光辉历程,不仅有对历史的总结,更有对未来的展望,是我社风雨60年的真实记录,极具史料价值及现实意义,同时也收录了大量珍贵的图片资料,丰富了《中国戏剧出版社60年:弦歌不辍》作为建社60年
在出版产业的结构性大调整背景下,全国高校出版学、编辑学等相关专业必须及时在教学计划和科研方向上做出相应调整,以适应国家文化发展战略纲要中对新型出版人才的选用标准。呈现在读者面前的这本《数字出版学概论》在编写思路和章节的具体设计上均紧扣这一时代要求。我们在撰写过程中既遵循学科规范,在知识的传授上力求全面和系统;又尊重行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