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分为六编及附录,内容包括筚路蓝缕(1973-1981)、风雨兼程(1982-2000)、跃上台阶(2001-2006)、跨越发展(2006-2018)、再创辉煌(2019-2023)、百花争艳等,详细记录了从1973年钦州地区师范学校开始,历经1991年钦州师专、2006年钦州学院、2018年北部湾大学成立直到20
南宁三中的校园是一个有时差的园子,一年四季,春夏秋冬,寒来暑往,在每个不停歇的24小时,都有后勤人最温暖的守候。用笔记录每一个认真劳动的后勤身影,让每一个感人的瞬间都能够得到铭记,让每一个认真生活的人都能够被赞美,让每一个挥洒汗水的人都可以被肯定。125年来,在平凡的工作岗位上,后勤人默默奉献、无怨无悔,为三中学子提供
高校内迁的历史,是我国抗战史研究的重要组成部分。本书梳理了全面抗战爆发前广西高等教育发展的基本情况,分析抗战期间影响高校迁入广西的因素、面临的问题,详细阐述了高校迁入广西的时间、数量、其地理分布状况及高校内迁广西的教学科研活动,在此基础上归纳高校内迁广西的若干特点,并客观评价高校内迁对广西社会建设的影响。本书史料详实,
《爱要大声说出来》是南宁三中建校125周年的献礼之作,是精选了南宁三中四大校区125篇优秀学子在国旗下的演讲稿,汇编而成的一部青春洋溢的书籍。书中每一篇演讲稿都是学子们心灵的回响,是他们对党和国家的深情告白。本书共分为我们超爱祖国妈妈请党放心,强国有我青春派就要这么干奋斗的青春需要导航千万不要当法盲爱要大声说出来六个篇
高校教师职业角色是社会分工不断细化和大学发展的产物,是在高等教育系统中,教师在教育教学、科学研究和服务社会等工作中,发挥主观能动性所表现出符合高等教育发展要求和期望的行为模式。本书以高校教师“教学”与“学术”的职业活动为主线,以高校教师职业角色的内涵及其特征为逻辑起点,系统探讨了高校教师职业角色的历史变迁及制度化、角色
课程思政教学案例是教师实施专业教育与思政教育协同育人的重要工具。本案例汇编精选了南京医科大学基础医学院一线教师近年来的课程思政成果,通过挖掘与基础医学专业课内容相契合的思政案例,在案例中融入全球视野、家国情怀、政治认同、科学精神、医者精神、公民品格、文化自信、法治意识、生态文明等思政元素,丰富了基础医学的教学内容与方法
本书在扼要梳理中国近当代高校招生改革本土经验的基础上,深入调查了本轮新高考综合试点改革进程中一线高中校长、高中教师以及高中生的体验与认知,跟踪了新高考综合试点改革过程中网络舆情的发生、发展与消退过程,以及高校的反馈意见。同时,从结构-功能与政策学的视角剖析了新高考招生制度的结构性变革、政策执行的结构要素与执行过程。最后
本书从德才堪为学生楷模的教师高度集中、日常生活中的师生密切接触、师生共同的价值追求、教育家的倡导等方面展开,探讨“从游式”教育的生成机制;从日常生活中师生之间的游谈、“沙龙”与讨论会中的“脑力振荡”、旁听与演讲中的追随、在“私相授受”中共同探究、社会实践中的把臂同行、题词中的劝勉、作为特殊“从游”方式的读书等方面,呈现
从组织理论的角度探讨大学变革——这是一个古老且又常新的话题。为考察教师、学生、管理者、董事会等行动者在大学组织变革中的行为模式和变革类型,本书深描“大学变革史”,运用组织行为的制度分析与发展框架,对哥伦比亚大学、多伦多大学和华中理工大学在20世纪60年代的变革过程予以分析。三所大学在时代环境和组织行为的作用下,分别完成
本书分为理论探索和教学实践两部分,内容包括:深度学习、阅读教学设计、导向深度学习的阅读教学设计、走进鲁迅的世界——《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感受炽热的爱国心——《土地的誓言》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