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在浙江省地质资料档案馆数万档馆藏中从善取珍,收录了70种珍贵资料,既有我国地质事业的名人章鸿钊、盛莘夫、叶良辅、朱庭祜的大作,也有极其珍贵的地质图件、图片,以及早期国外学者的专著报告。每件作品都凝聚了地质前辈们的大量心血,也见证了我省地质事业不断发展壮大的历史。通过文字摘要、资料照片等方式展示。本书旨在通过融汇馆藏
本书编者方为北京大学中国古文献研究中心,是由北京大学与全国高等院校古籍整理研究工作委员会共建的实体性学术机构,是全国普通高等院校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作者主要为北京大学中国古文献研究中心老师、博士生,及海内外相关领域的学者。本书为北京大学中国古文献研究中心老师、博士研究生,以及海内外相关领域研究者的论文集。内容涉及
这是一部以邮票为载体生动展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独特魅力的文化史作品。每套邮票诞生的背后都包含着一个个苦心孤诣、精益求精的故事。本书从中国文化的角度出发,分别选取了文学、戏曲、园林、木版年画、传统手工艺、邮票极限片、邮票出世纸等几个文化切面,通过大量翔实的史料轶事,深挖每套邮票背后的诞生历程以及鲜为人知的趣味故事,并以大量
本书以图文形式,较为全面、系统地记述了四川博物院2023年度的发展情况,内容包括四川博物院党群建设、陈列展览、藏品保管与文物征集利用、文物保护与修复、科研教育、公共文化服务、宣传矩阵、交流合作、综合保障、实践案例分享等内容,既有成果的展示,也有经验的总结。内容上对博物馆常设展览的展览时间、地点、主办方等,做了详细介绍;
自2014年起,国家古籍保护中心先后在国家图书馆和20个省(市、自治区)举办“册府千华”系列展览近30场,展出珍贵古籍,使更多民众走近古籍,了解古籍。“册府千华”系列展览是利用古籍传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宣传推广活动,受到社会广泛关注。为进一步延续展览效果,国家古籍保护中心特制作“册府千华”系列图录,图文并茂,
本书研究主题为“风险传播与治理”,包括“专题探讨”和“研究论文”两个部分。“专题探讨”部分从网络谣言犯罪的成立条件及其合理边界、利益相关者理论视域下的风险沟通、重大风险事件中的信息传播机理和短视频传播等角度,探讨了当前重大风险事件的信息传播规律、关键节点、社会心态以及多元治理路径等。“研究论文”部分研究主题多元,从多学
嘉兴市图书馆创建于1904年,是中国最早的公共图书馆之一,拥有诸多重要文献。本书以时间为脉络,根据重要历史节点,分为嘉郡图书馆时期(1904-1914)、嘉兴公立图书馆时期(1915-1930.4)、民众教育馆之“图书部”至“嘉兴县立图书馆”时期(1930.5-1949)、“浙江省立嘉兴图书馆”时期(1950-1953
本书从组织理论及相关学科交叉的角度出发,研究了结点间关系协调、网络静态结构设计和能力动态发展等方面的组织问题,并通过组织与战略的互动影响,分析节点单位或企业的社会资本和整个网络的组织资本在供应链竞争优势形成中的作用。
本书紧密结合会展行业特点,以展览项目的组织实施为主线,从策划一个全新的展览会项目开始,到展览会结束后进行总结、评估,对每个阶段的主要工作以及应该注意的相关事宜进行了重点讲述,系统介绍了会展项目的运行过程。全书共10个项目,其内容主要包括会展概要、展览会项目立项与可行性分析、前期和后期筹备工作的组织与实施、招展策划与展位
嘉兴图书馆创建于1904年,有着接近120年的馆史记录。从1904年创立“嘉郡图书馆”,到现在的“嘉兴市图书馆”,中间跨越了清朝末年、民国、共和国三个时代。经历了初创时的艰辛,抗战时的劫难,解放初期的蓬勃向上,六十年代的曲折,改革开放后的飞速发展,现在成为了全国公共图书馆的示范和标兵,这一切都已经和正在成为历史。嘉兴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