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学是中国古代的一个优良治学传统。古代士人、藏书家往往将所藏所购所阅之书,按经、史、子、集四部分类,部次成编,并于每书下略置提要,述本书之要旨。然而,传统目录学发展至清中叶,受“西学东渐”的影响,尤其是19世纪后期西方图书馆模式的传入,开始发生流变。在著录分类、编纂体例以及学术功用等方面,晚清目录学都突破了古典目录学
本书是“中小学图书馆员基本素养和基本技能系列丛书”的第七部,共13章,主要是沿着历史的轨迹,为读者呈现中国图书及图书馆事业发展的清晰脉络,讲述中国古代图书和图书馆史上的重大事件与重要典籍,让读者对古代图书的形态、内容有所认识,对古代图书的刻印、流通与收藏概况有一定的了解,获得—些有关中国图书与图书馆史的基本知识。
本著作共分三卷,第一卷是对唐代佚失古籍五部九卷的作者善导的研究,通过研究可以发现,中日两国都以中国古籍文献作为重要资料,有着共同的研究基础,但是部分资料的真伪还有待考证。除此之外,目前收集到的关于善导的古籍资料并不一定单纯指一个善导,无论国内还是日本,都需结合善导别名对现有资料进行辨析,对相关古籍资料再次进行收集整理。
本书共十章,内容包括:石棉县木雅藏族概况、蟹螺乡木雅语语言概况、木雅藏族濒危文献解读、蟹螺木雅藏族展佛唐卡图像解读与木雅藏族的宗教信仰、木雅历书文字符号统计表、木雅文献著录等。
本书共八章,内容包括:古籍数字化概述、古籍数字化现状、图书馆古籍数字化项目的空间与设备规划、图书馆古籍数字化采集工作实践、古籍数字化对象数据的保存与管理、图书馆特藏文献数字化实例、古籍数字化知识管理、增强现实技术在古籍资料数字交互展示中的应用。
航空情报服务为民用航空运输提供全天候的航空数据和信息支持,是空中交通服务的重要组成环节,是确保航空运行安全、高效的重要保障。本书从航空情报提供方和航空情报使用方两方面介绍在空管系统与航空公司内,航空情报工作涉及的主要内容与实施方法;同时介绍了与航空情报服务工作相关的国际民航组织文件、规章以及规范。
本书为“移动数字时代高校图书馆阅读及情报服务研究”的最终成果。书中内容以当前通讯及计算机技术飞速发展的社会现实为背景,调查、统计了当下读者知识及信息获取的特点及需求。同时,全面调研了国内42所“双一流”建设高校图书馆在移动图书馆、微信图书馆、情报信息服务领域的服务现状、取得成果及存在的问题,在汲取、学习公众馆及社会新媒
本书以高校图书馆创新建设管理为主题,分别从我国图书馆发展的历程、我国图书馆现状评价、我国图书馆发展存在的问题与对策、图书馆法制建设和业务规范、图书的管理与服务等几个方面进行解读。本书通过系统清晰的结构、科学严谨的理论研究和丰富全面的知识点,对高校图书馆管理与阅读服务模式进行了深入地剖析和探索,充分体现了时代性、科学性、
本书对图书馆信息服务、高校图书馆信息服务、大数据对高校图书馆信息服务的影响、大数据时代高校图书馆信息服务创新措施、大数据时代构建完善的高校图书馆信息服务模式等方面进行研究探讨。
公共图书馆创新服务模式与建设研究 公共图书馆作为文化知识的窗口和传播平台,在保障基层群众读书看报、参与公共文化活动等方面发挥了积极作用。进入新世纪,随着科学信息技术的发展和移动互联网的普及,公共图书馆及其服务模式已经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在此背景下,本书在分析公共图书馆、公共图书馆服务模式、以及其与公共文化服务之间的内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