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系列书上卷言明全书分上、下卷,下卷从第二章(下篇)开始,并无中卷。现将第三四章及第七章编辑成册先出版以中卷名之。原因主要是下卷第二章(下篇)无法获得新素材不能定稿。 涂光炽院士说一部不过200余年的矿床成因分类史充满了剧烈的水火之争。一个时期,某些矿床被认为是内生的,另一个时期,它们却被认为是沉积矿床、外生矿床学界认
《藏品背后》共分四个部分,以中国地质博物馆常设展厅的藏品为基础,精选了三十多件具有代表性的馆藏精品,力求以通俗的语言、丰富翔实的资料对每件藏品背后的故事进行介绍。《藏品背后》为国土资源部“博物馆公众服务研究与建设”项目成果之一,可供地质爱好者及青少年朋友阅读。
《斛读地球密码》科普丛书分为地质、地貌和矿产3个系列,共计36册,包含地质、地史、古生物、地貌利矿产资源等方面内容。各分册广引博采国内外的地学发现和成果,以地球科学理论作为依据,对地质现象和事实解疑释难,围绕是什么、为什么、有哪些、在哪里、与人类生产生活有何关系等依次展开,力求达到科学性、知识性和趣味性相统一。丛书结构
板块学说是在大陆漂移学说和海底扩张学说的基础上提出的,根据这一学说,地球表面覆盖着不变形且坚固的板块(岩石圈),这些板块以每年1厘米到10厘米的速度在移动。《解读地球密码漂移的大陆:板块》介绍了板块的基本知识、板块运动、板块边界,然后就板块运动塑造新地貌、产生灾难及对地球未来的预测做了介绍。《解读地球密码漂移的大陆:板
《解读地球密码华夏裂谷:沂沭断裂》在收集大量前人研究资料的基础上,详细介绍了该断裂带的展布及特征,并揭示断裂带成因发展之谜,阐述了断裂带内及其周边区域的矿产资源富集情况、火山地震情况,后对断裂带分布的各种景观、地质公园、地貌特征等进行汇总和梳理。
中国东部中~新元古界地层发育,但在华北和华南的地层序列有明显差异,从而形成不同地区元古界各具特色的生-储-盖层。本书、二部分共计九篇论文,综述中国东部不同地区元古界地层框架、沉积环境和生-储-盖层发育特点。本书第三部分有6篇论文,论及中国东部中~新元古代沉积盆地的区域构造背景。第四部分由八篇论文组成,涉及中~新元古界的
《鬼斧神工:地质作用》讲述了地壳从形成到现在都处在不断运动、变化和发展之中,无时无刻不承受着各种作用。这种可以引起地壳的物质成分、地壳构造和地表形态等方面发生变化的作用,称为地质作用。地质作用或明或暗、或急或缓不断作用于地球并改变地球面貌。地质作用可雕塑地貌、可形成矿产,但也可以导致地质灾害。
《沉积盆地构造学进展》从活动构造、构造年代学、物理与数值模拟以及不同大地构造背景下盆地构造的研究等方面综合论述了新的沉积盆地构造分析技术和研究方法,代表了盆地构造学的研究现状。《沉积盆地构造学进展》主要作为高等院校石油、地质专业硕士和博十研究生的教学参考书,也可供相关专业的研究生和从事石油勘探的技术人员参考使用。
《地大人(2015年总第10辑)》以中国地质大学2015年的各项发展为脉络,是对2015年中国地质大学所参加的各项活动、举办的各项会议、创造和取得的各项成果的汇总与总结,并向每一位地大校友传递。《地大人(2015年总第10辑)》的出版诣在团结校友,让校友了解地大每一年的发展,共同为中国地质大学跻身世界一流大学出谋划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