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收录了李继东教授近20年来公开发表的主要论文,聚焦于传媒规制变革、国际传播与传播生态等话题,体现了一名学者的学术生命体验历程,也折射出这些年传播学界研究潮流之变。起初作者关注传媒规制与媒介融合、公共服务、全球化交互等关系,随后探索由诸多内外因素形塑的国际传播话语体系变迁问题。如果说关注现实问题是研究起点,那么理论创
本书展示了作者的学术轨迹:以文化视野解读传播过程,以传播视角透视文化现象,视文化为最生动的传播;择其中符号传播为重点而深究,提出借力传播模式、选择性传播模式、部分传播整体模式、协同传播模式、同构的霸权传播模式、元语言共振机制、自然化传播机制、普遍化传播机制、能指的丰富性与欺骗性等;在互联网浪潮中,其学术研究并未逐浪趋潮
本书是《大学信息素养导论》配套实验教材,主要内容分为三个部分:系统基础操作、WPSOffice办公、信息检索及应用。第一部分包括Windows10的文件管理和系统管理两个实验;第二部分包含WPS的文字、表格和演示三个组件的实验;第三部分是网页搜索、专用库检索及综合应用实验。通过这些实验训练,使学生能在Windows系统
这是一本有关智慧图书馆建设的专著,旨在为高校图书馆在数字化、智能化转型过程中提供理论指导和实践指导。本书从高校图书馆的实际情况和发展趋势出发,深入探讨了智慧图书馆资源建设的策略和方法,探讨了如何有效整合数字资源、优化资源配置、提高资源利用效率等关键问题。在服务创新方面,本书提出了智慧图书馆服务创新的理念和框架,旨在改善
《档案管理实务》(第三版)在第二版的基础上,按照对新形态教材的相关规定,结合国家最新档案管理规范与标准以及实际一线企业档案管理工作内容和平台,将档案管理工作内容整合设计为认识档案与档案管理工作、档案收集工作、档案整理立卷、档案价值鉴定、档案保管工作、档案检索与编研、档案统计与利用、实物档案、专门档案管理、档案数字化与数
随着互联网和新媒介的迅速发展,当代文化研究的聚焦点从大众文化转向了媒介文化,继而又由以电视、电影为代表的媒介文化转向了以互联网新媒介为代表的新媒介文化,目前学术界对新媒介文化理论、现象和实践的研究正如火如荼地开展,涌现了一批优秀的学术成果。为了使人们对新媒介文化最新的学术研究成果有一个整体性了解,主编汇集新媒介文化研究
本书从复杂网络视角将科学知识系统刻画为复杂科学知识网络,并重点聚焦于科研合作网络中的科学家群体聚集结构—科研社群。本书探讨了科研社群的识别方法及其结构和学术属性,以及科研社群的演化事件识别、演化路径抽取和分析,并结合科学系统的语义信息提出主题科研社群概念,深入研究了其识别方法、演化增长规律和动力机制,探究了科研社群与主
国际传播研究有不同路径,大路有政治、经济、文化、社会、技术等,小路有传播主体、客体、内容、渠道、效果等。本书主题集中在政治、技术与媒介,此乃作者的兴趣所在,也是本书的内容所在。本书分为上中下三篇,上篇是中国与世界,讲的是在国际传播领域,中国自身的现实表现、话语实现与象征呈现,以及与世界其他国家之间的关系互连、身份互 识
本书以出版技术的变革为主要依据,将我国出版历史划分为雕版印刷术发明前的抄写复制时期、雕印刻制的版印时期、采用铅活字排版印刷的近现代出版时期。上册对我国古代的印刷技术、版式装帧、编辑活动、经营管理、出版人物、书刊流传、出版文化等方面内容作了细致阐述。
本书稿是作者26年基层新闻工作的实践总结,立足实践经历、所见所闻,围绕新闻报道的“入门”“守门”“破门”组织篇章。作者介绍了到基层采访的具体技巧和注意事项,以及从怎样做好新闻标题、怎样写好新闻导语、如何在网络平台上发现和追踪热点新闻等基层媒体人在策划、采访、拍摄、编辑、制作、校对、审核、发布,以及流程管理、对外交流、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