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全面总结2018年江苏省海洋经济发展情况,引导社会公众进一步了解海洋、认识海洋、关注海洋,江苏省自然资源厅组织编制了《2019江苏省海洋经济发展报告》(以下简称《报告》)。《报告》总结回顾了2018年江苏省海洋经济发展和管理工作,对沿海三市以及沿江七市的主要海洋经济运行情况进行了深入分析,研究提出下一步海洋经济发展
在平静的海面之下,藏着很多有趣的小秘密,都有什么呢?海洋里什么动物?什么动物小?为什么鲀鱼身上的刺会竖起来?章鱼有几只触手?鲨鱼有多少颗牙齿?沙丁鱼为什么要成群结队地出行?
《江苏海洋发展蓝皮书(2018)》以江苏省海洋发展为重点,划分为海洋发展战略、海洋产业升级和海洋管理创新三篇。其中,海洋发展战略部分侧重于江苏省海洋发展的战略分析,特别是从高质发展、融入“一带一路”、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等角度深入剖析,强调发展海洋经济应以海洋资源和空间开发利用为依托,追求可持续发展。海洋产业是海洋发展的重
《全景图解百科全书:海洋(思维导图启蒙典藏中文版)》介绍与海洋相关的科普知识。海洋覆盖了地球表面的71%,也是35亿年前地球上出现生命的地方。在地质史的发展进程中,大洋的数量已被修改,目前共有四大洋。相比之下,海的延伸范围较小,但它们是大洋的一部分。海可以被分为边缘海、大陆海和内海。海和洋都是人类重要的食物和原料来源。
本书为863计划成果集成,也是国家出版基金项目,围绕高海况海洋动力环境多源微波遥感信息提取技术、自主微波遥感卫星海洋动力环境信息提取技术及应用和海洋遥感数据的时空扩展技术等方面详细介绍海洋微波动力环境信息提取技术及应用。
本书是一部关于我国大陆海岸线变迁分析与评价研究的专著,书中利用遥感监测为技术手段,侧重于全国范围大陆海岸线动态变迁过程的基础性研究,采取统一处理标准、统一提取标准和统一分类标准,重点分析与评价我国海岸线1990年以来的动态变化过程,以数值量化的形式表达各项基础特性的变迁,综合评价岸线资源脆弱性和利用潜力,预测未来海岸线
《同济博士论丛:长江入海沉积物中的铁循环过程与环境示踪意义》通过多种分析技术结合的方式,研究长江水系沉积物中Fe元素在时空上的变化特征。以Fe元素作为具有普遍性意义的标识物或环境替代性指标,从河流沉积物质源汇过程入手,研究其在流域风化剥蚀、河流搬运入海过程中的地球化学循环特征,及其对流域风化环境的响应。《同济博士论丛:
本书是一本综合的海底沉积物声学特性测量技术、海底沉积物声波传播理论研究、地声模型研究的书籍。共分为两篇,第一篇为海底沉积物地声属性测量技术及应用,主要介绍海底沉积物声学特性预测理论模型、海底沉积物取样样品测试技术、海底沉积物声学特性原位测量技术、液压式海底沉积声学原位测量系统研制、地声反演技术以及地声属性测量技术应用及
《三亚蜈支洲岛珊瑚礁的现状、生态修复及保护对策》阐述了三亚娱支洲岛珊珊礁生态系统的生物多样性和分布。其中,造礁石珊珊13科40属90种,多孔腿2种:海参11种,海胆7种,海星5种,碎碟2种,海螺8种;珊珊礁鱼类33科52属75种。书末为所述大部分海洋生物配有彩色实拍照片,便于图文对照。《三亚蜈支洲岛珊瑚礁的现状、生态修
《中国东海可持续发展研究报告:海岸带生态环境跨域治理卷》按照海岸带生态环境“现状趋势—问题根源—治理行动”逻辑展开,海岸生态环境现状与趋势是海洋生态文明的治理基础;海岸带生态环境问题与根源是海洋生态文明的治理关键;海岸带生态环境治理制度供给是海洋生态文明的治理动力;府际协同、横跨部门政策及政策网络、参与式等治理工具是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