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洋洲文化研究》是大洋洲地区国别研究学术编著,每年一期,旨在探讨大洋洲地区历史与现实诸问题,以期为大洋洲研究者提供更好的学术交流平台,促进中国大洋洲研究的发展,推动国际学术交流。本编著聚焦澳大利亚、新西兰和南太平洋岛国三大版块的文学、历史、社会、文化、教育、旅游等领域的研究;关注大洋洲研究的最新动态;强调理论观照、审
T.J.克拉克是20世纪至今西方杰出的艺术史家之一,艺术社会史研究方法的重要代表。本书以宏观、微观的视角,对T.J.克拉克的艺术社会史进行全面而系统的研究,既揭示了艺术社会史的基本观念,剖析其理论来源与方法策略,提炼评析其现代主义理论,又解析了其具体研究个案、卷入的重大争论及艺术史写作实验。重点在于揭橥其在研究中调和艺
本书稿以时间为脉络,从昆明的发展变迁入手,细致入微地展现了昆明的市井生活风貌,如昆明的民风民俗、著名景点、中华老字号、音乐舞蹈、非物质文化遗产、城市雕塑等。作为一部为读者、市民解读城市文化知识的读物,本书史实严谨、资料全面,可信可读,具有全面性、系统性、资料性,为传播传承保护好城市文化遗产,讲好昆明故事抛砖引玉。
《富源县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的编撰出版,是富源县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与研究的重要体现,是富源县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与传承的重要成果。该书全面系统的介绍了自1999年至2022年富源县级以上入选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项目64项,代表性项目传承人77人。其内容包括民间文学、传统音乐、传统舞蹈、传统戏剧、传统曲艺、传统体育、传
本书是“宁夏蓝皮书系列丛书”之一,全面总结宁夏2023年整个文化系统的面貌。本书分为总报告、综合战略篇、文化传承篇、新时代农村文化篇、媒体文化篇、文学艺术篇、区域文化篇、附录等,收录了《2023年宁夏文化发展报告》《文化传承发展铸就中华民族现代文明》《新时代宁夏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实践与思考》《宁夏文化生态保护区建设与非
《印尼文化和习俗》共9章,涵盖了印度尼西亚的人文地理、历史文化、宗教艺术等方面的内容,同时概述了当地土著的建筑设计、美食服饰、节日休闲、婚姻观念等社会习俗,既关切了印度尼西亚始终坚守的传统历史和文化习俗,也描绘了印度尼西亚在时代浪潮冲击下的新的社会万象,更有对该国未来的社会政治和民生福祉做出深入的思考与探讨。因此,本书
文学作品,叙述乡土历史文化。易武在历史上曾是勐腊县政治、经济、文化中心,有古六大茶山,是“普洱茶”“七子饼茶”原产地,是勐腊县传统产业——茶产业的发源之地。书稿图文并茂,由传统文化、蓬勃发展的当代文化、文物保护与利用、源远流长的茶文化、传统民歌等组成,特别是中原文化在当地的流传发展,这些乡土文化扎根于人民,为广大人民群
本书由北京首都开发控股(集团)有限公司工会组织编写,是一本反映城市历史文化的文集,具体执笔人均为首开集团骨干职工。图书内容充分反映职工工作的收获,尤其重在反映职工在城市建设中积累的知识,能够体现首都企业的职工素质和风采。本书以文字探寻北京、福州两座城市的文化,带领读者走进城市深处。在北京文化部分,重点放在作者儿时居住地
《文化研究》集刊创刊于2000年,至今已出版50期,是国内文化研究领域唯一连续出版的大型集刊。该刊由广州大学人文学院、南京大学人文社会科学高级研究院联合主办,陶东风教授、周宪教授轮流担任执行主编,胡疆锋教授、周计武教授担任副主编。该刊从2008年开始连续入选CSSCI来源集刊,被“中国学术期刊网络出版总库”全文收录。该
《中国文化文物和旅游统计年鉴2023》系统收录了全国和各省、自治区、直辖市2022年文化和旅游发展各方面的统计数据,以及其他重要历史年份的统计数据,是一部全面反映我国文化建设和旅游发展情况的综合性统计资料。本年鉴正文内容共分为九个部分:一、综合;二、公共图书馆;三、群众文化;四、艺术;五、旅游;六、文化市场;七、文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