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以大学生的心理健康成长为主线,分析大学生中普遍存在的心理困惑,在理论和实践的结合点上,对大学生心理健康的特点和标准、自我意识和人格完善、学习人际交往、生涯发展、恋爱、压力、情绪、挫折、心理危机干预、网络心理、生命意识和幸福成长等方面的问题,给出心理健康教育理论体系与实践的模式。
《大学美育》从美的本质和美的特点谈起,在详尽地讲解各种审美活动的基础上,分别讲述了自然美、生活美、艺术美、文字美、辞章美和科技美六个部分的具体内容及其对人的不同审美价值。全书内容全面系统,讲解深入浅出,图文并茂。通过本书的学习,读者不仅能够养成基本的审美能力,而且可以形成正确的审美观,产生积极的生活情趣和审美追求,从而
《学校教育100课》收录了作者近六年来撰写的100篇教育专题文章和教育演讲稿。收录在册的文章题材广泛,涉及教育研究、教改观察、教学探讨、教研思索、学校管理、师道养成、学生成材、学校发展等多个方面,是作者几十年理论学习、教育实践、教育研究的结晶。本书为广大一线教育工作者提供了丰富的理论知识和宝贵的实践经验。
《心理健康(第3版)/中等职业教育课程改革国家规划新教材》根据党的十九大精神、《中等职业学校德育大纲》(2014年修订)和中等职业学校《心理健康教学大纲》,在修订版教材基础上修订而成。全书包括知识篇、成长篇、生活篇、学习篇和职业篇五个部分,对学生进行心理健康的基本知识、方法和意识的教育,旨在提高全体学生的心理素质,帮助
新儒家梁漱溟的教育事业
本书是校园文化建设理论成果选(近年来学校教师和管理人员发表的校园文化建设相关的优秀论文30篇左右,学校的交流的经验材料和发言材料等10篇左右,总体掌握在10万字左右。)校园文化建设时间成果选(近年来学校开展的校园文化精品活动100项左右,活动配图片;相关实践项目20项左右,总体掌握在10万字左右。
《跨文化对话》旨在推进比较文学与比较文化研究,本辑分为5个板块:“论稿”、“文学动态:2015年度的世界文学”、“访谈”、“书评”、“简讯”,附录有“赠书鸣谢”“作者简介”和“征稿启事”。共收录戴锦华、王向远等中外学者的文章32篇。本辑的特点是文学研究比重*大,集中在中外文学交流史、叙事学、比较文学和比较文化等领域。中
本书是国家教师资格考试教育知识能力(中学)的辅导书。本书以考试大纲和考试真题为主线,构建起以职业理念、教育法律法规、教师职业道德、文化素养、教师基本能力等几大章节的知识体系。本书调理清晰,结构严谨,从考试命题点出发,深入浅出地向考生讲解各个知识点,帮助考生顺利通关。
本书是对深圳校园安全管理制度创新实践的研究。全书立足于新形势下改进社会治理方式、创新社会治理体制的政策背景,以社会治理理论、公共安全管理理论、人-机-环境系统工程理论、危机生命周期理论、风险管理与保险理论为基础,借鉴国外校园安全管理的经验,基于深圳的本土特点,从系统治理、依法治理、综合治理、风险治理四个方面,建立了一个
本书围绕微型课程为何微何以微如何微等问题,力求将原理阐述、方法分析与实践案例相结合,既体现课程理论底蕴,又具备课程开发方法指向,亦彰显课程实践关怀。全书后部分为设计论实施论和评价论,探讨课程设计、课程实施、课程评价这三项课程开发过程中必须充分关注的重点工作。其中,设计论突出直击学习困难的课程目标设计、活动化的课程内容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