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三千年旱灾实录??中华人民共和国卷(下)》是《中国三千年旱灾实录》第五卷,以年序辑集了1996—2015年中国干旱灾害事实。本书以旱灾为主线,在吸收前人工作的基础上,多方收集史料,跨越时间长,内容广泛齐全,考证认真严谨,分析全面深刻,是迄今为止很完整的关于旱灾的重要基础资料,该书可为我国抗旱减灾与可持续发展提供重
应对气候变化已经成为当今世界面临的最严峻挑战之一,由于气候变化问题的特殊性,即不管在全球什么地方排放温室气体,其影响将是全球性的,因此气候变化安问题也是典型的“全球问题”。其治理不仅需要考虑历史排放责任、各国经济社会发展水平、减缓和适应气候变化的能力等客观基础,还需考虑地缘政治、经济和社会发展诉求、乃至执政者或者党派的
我们呼吸的空气不是一开始就存在的。地球早的大气层里到底有什么?现在的大气又是怎么形成的呢?这本科普图画书由法国天体物理学家让·杜帕撰写,院士欧阳自远审定修正,讲述的是海洋的初形成过程。它用简单的文字、富有诗意和想象力的图画带领孩子们开启一趟时空之旅,寻找和我们自身相关的秘密。
东亚季风是盛行于东亚地区的冬、夏季风及其环流的统称。东亚季风区的范围覆盖了中国、日本、朝鲜半岛、蒙古、俄罗斯西伯利亚地区、中南半岛、琉球群岛、菲律宾群岛。《东亚季风年鉴2017》是中国气象局国家气候中心的核心业务产品之一,全书分为3章。第1章描述了2016/2017年东亚冬季气候及冬季风环流系统的特点;第2章介绍了20
我国夏季典型雨季持续性降水过程和高温灾害事件,是由非常复杂的多尺度系统相互作用形成的。本书围绕我国夏季典型雨季,包括华南前汛期、江淮梅雨期、华北暴雨季的持续性强降水过程,以及重大高温灾害事件的中期预报技术薄弱环节,系统分析了典型雨季强降水过程和高温事件的时空分布特征和致灾特点,研究了中期时空尺度发生、发展的规律以及天气
本书收录了六盘山地形云研究过程中形成的系列成果。全书分为六大部分,内容涵盖了发展规划、空中云水资源、云雾降水宏微观特征、作业天气背景分析、数值模拟及作业效果检验、人影装备应用技术等方面。六盘山区是国家生态主体功能区“两屏三带”的“黄土高原-川滇生态屏障”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我国黄土高原西部具有代表性的温带山地森林生态系统
本书是对内蒙古自治区气象局开展气象大数据建设实践的经验总结。内蒙古自治区气象大数据综合应用平台按照“一平台三系统”(气象大数据管理云平台、高性能计算机系统、人工影响天气海事卫星空地通信指挥系统、生态数据分析系统)的建设思路,围绕气象大数据综合应用平台的发展背景、现状分析、设计与实现、总结与建议四个方面进行了阐述,特别是
本书以新的气象资料数据对广东省的气候和气候分区、气候变化、气象灾害和气候资源能源的特征进行重新统计分析,对广东省气候资源在各行业的利用和气候能源的合理开发展开讨论;兼及气候变化与应对气候变暖的对策探讨。
内容提要 水灾害防治与水环境调控研究进展,主要研究方向是水灾害(洪水灾害、水环境灾害、水生态灾害)形成机制、预测模拟和防治技术研究,内容包括近些年国内外学者以原型监测、物理实验、高精度数值模拟与预报为关键支撑,并融合遥感技术、地理信息系统和全球定位系统以及无人机技术,实现多技术手段综合的研究工作,阐明水灾害
本书简要阐述了干旱定量评价与旱灾风险评估的基本理论与方法,系统分析了长江流域气象水文要素和近期干旱特征,并对未来气候变化背景下长江流域干旱演变趋势进行了综合研判。在此基础上,针对近几年来典型区域的干旱特点,结合当前展开的干旱评价和旱灾评估等方面的研究成果,系统建立了基于流域水循环模拟的干旱综合评估、基于供需水适配关系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