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字出版个案研究》一书,通过一个个的案例,对传统出版业转型、阅读终端与平台构建、数字版权与权利均衡、数字出版技术标准、一本书.一本期刊等内容进行了分析,阐述了作者对数字出版的理论洞察、技术敏感以及实践的理解。
《编辑想要什么:科学期刊论文发表指南/MTI学术写作译丛》从出版社编辑的视角讨论了如何判断研究的创新性、著作权、论文作者如何选择合适的期刊、影响因子、论文作者如何写投稿信、同行评审中的任务分配、论文发表伦理、科学论文发表趋势等科学期刊论文发表的主要问题,为如何在科学期刊上发表论文提供了全面的指南。《编辑想要什么:科学期
三十而立,于人如此,于一个出版社亦如是。三十年,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由一个十几人的小团队发展成一个数百人的大家庭,从草创初期的筚路蓝缕、偏居一隅到今天集团多元化、国际化发展的争芳斗艳、各领风骚。三十年风雨兼程,留下了几代师大出版人的青春与记忆、沧桑与热忱、奋斗与拼搏……为庆祝我社成立三十周年,回顾、总结三十年的发展历程,
2016年是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成立30年,对于出版社来说,走过的这30年注定是不平凡的30年。本书作者都是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的员工,来自不同的部门和岗位。承接出版社成立20周年时所出版的《思考出版:人心即市场的彼岸——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年经营案例》一书,本书所选的经营案例主要来自近10年,在新的环境和形势下,不同类
学林出版社原社长、总编辑雷群明退休后,学习韬奋写《生活史话》的精神,将其在学林社供职20多年的经历,撰写了一本书,书名是《亲历学林社20年》。他把书中认为有价值的图书和有意义的事情作了综合而简明的介绍,书中有颇多令人深思的经验教训;特别是对“学林”从无到有的艰难创业和从默默无名,到在全国有一定知名度的成长过程,都有生动
本书是《民国时期出版史料汇编》的续编,收录民国时期各类出版史料百余种。主要包括五类:一、出版法规与管理;二、出版机构史料;三、相关调查与统计资料;四、出版物样本及目录;五、出版界期刊。本辑收录的关于审查与查禁图书的史料,《大东书局之过去情况与今后计划》、商务印书馆、中华书局等多家出版社的社史资料、图书目录、出版期刊及与
《2016中国新闻出版统计资料汇编》的主要内容包括:图书出版、期刊出版、报纸出版、出版物发行、出版物印刷、出版物进出口和版权管理及贸易,等等。
张春燕编*的《私营出版业社会主义改造研究 (1949-1956)》在梳理民国时期私营出版业发展脉络基础上,集中探讨私营出版业改造前的组织机构和经营运作机制,阐述国家制订改造方略的政策依据和私营出版业改造的历史脉络和基本特点。对比分析私营出版业改造前后的改组与转型,突显计划出版体制的特点,展现对新时期出版体制改革的现实意
《大数据时代中国出版产业链的重构》力求从大数据对中国出版产业影响的角度对出版产业链的重构问题进行全面系统而深入地研究。在广泛研读现有文献的基础上,本书从出版价值链、出版供需链和出版空间链三个维度探讨了出版产业链重构所依据的大数据原理,包括大数据的“相关性”理论、“全数据原理”和“第四范式”原理,分析了大数据对出版产业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