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从“服务视角”来诠释手机出版的用户和创新问题。通过对手机出版服务发展实践的跟踪观察和对国内外文献的回顾,全书对手机出版的概念内涵、服务本质、用户行为、版权保护和服务创新等问题进行了系统阐述,并辅以案例和实证进行说明。
刘志强主编
《图书策划通论》是一部针对普遍意义上的市场化图书策划与生命周期控制的专门论著。主要内容由总论、图书选题策划、图书制作策划和图书推广策划四部分共十章构成,系统论述了市场化图书整个生命周期策划控制的意义、目的、操作方法,并结合大量典型案例对所述观点进行了论证,体系设计应用了阅读心理学、现代策划学、市场营销学、控制论、广告学
《悦读》是我国第一本有关书的书,力求做到雅俗共赏、曲高和众。本书既刊有名家原创的佳作,也刊有新锐且有思想火花的新论,并及时介绍近期阅读的热点,涉及政治、社科,兼论文学艺术,为读者提供了无限的阅读空间。创刊至今已出版44卷,博得读者广泛好评。
《中国书业年度报告》已是第8年出版,该报告是中国出版传媒商报(原中国图书商报)自主编辑的关于中国出版业与传媒新媒业年度资讯集成性品牌出版物。整个报告以其quan威视角、专业品质、产业深度、案例实务、市场营销、贴近一线的特色,成为独具一格的年度性报告体出版品,在业内有了一定的知名度,成为各地图书馆采配同类出版物的shou
本书借鉴西方书籍史的研究思路,梳理了商务印书馆百余年来的地理学翻译出版历程,考察了地理学译著的丛书收录、版本变迁、市场销售状况,评估了地理学译著的学术影响力。在考证地理学译著作者、译者、读者群体的基础上,本书从地理学译著“副文本”入手,分析了围绕地理学译著出版产生的学术交流,阐述了商务印书馆地理学译著出版与地理学共同体
本书将三联书店创办的思想文化评论类刊物《读书》作为研究个案,考察30年来当代中国知识分子的社会角色与历史使命的转变。通过对《读书》杂志这份思想学术文化杂志文本的分析,考察了其创办发展、创新的历程以及所产生的重要影响,对新时期以来中国当代思想界、学术界的发展变迁轨迹进行了细致描述和梳理,并对主要影响进行了评价,阅读此书有
一般说,古代出版史就是书籍出版史。古代研究书籍的学问称书志学。在书志学中,出版史与目录学、版本学、校雠学、文献学相比,与书籍史、刻书史相比,都是十分年轻的学科。众所周知,建设新学科的首要任务是确定学科的对象与范围;有关对象、范围的任何不科学或不恰当,都将妨碍学科建设。从历史上看,并不是有了文字就一定有书籍,也不是有了书
19世纪以来,中国出版业发生了重大变化,外来刺激与内在需求相结合,促使中国出版业从传统向近代转型,现代化是研究中国近现代出版史的新视角。《中国出版业现代化研究(1800-1949)》试图提出认识中国出版业现代化的有益框架,从图书流通体系、出版技术、出版法律、出版企业制度、出版业同业组织、编辑出版家等方面讨论中国出
《品味西泠丛书:东风浩荡》的设定,就是以西泠印社发生在1979年及之前的事件为基本线索,系统地介绍从1964至1979年这一时段,西泠印社在杭州书画社自收自支体制内及自立后的运行与存在状态。之所以这样设定,主要基于两点考虑:一是非常年代的特殊性——西泠印社的园林、文物在杭州书画社的庇护下得以较为完整地保存下来。还有,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