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重要组成部分的“形势与政策”课教材,以教社科[2018]1号文件《教育部关于加强新时代高校“形势与政策”课建设的若干意见》为基础,以教育部每学期印发的《高校“形势与政策”课教学要点》为依据,采用专题式的编写方法,试图把具有相对稳定性、基础性的知识框架与当前不断变化的形势结合起来。本教材进行了新形态
本书根据就业市场对高素质技术技能型人才的需求,针对大学生求学求职择业就业过程中所面临的问题,从职业规划、职业素养、就业指导三个维度,帮助大学生转变观念,提高能力,提升素养,成功实现就业。全书共十二个模块,即就业形势与政策、职业认知与择业、自我认知与择业、职业生涯与规划、职业意识形成、职业道德养成、职业能力提升、职业礼仪
本书介绍了上海市部分高校2020年自主招生章程、考试科目、命题原则和答题思路及样题练习、历年(2009—2019年)自主招生(入学测试卷、素质技能测试试卷和职业适应性测试)试卷和答案及试卷分析综述以及2020年专科层次招生专业目录和30所招生院校通讯录。
高校资产是人才培养和科学研究的基本物质保障,是高校跻身好大学和好学科的具体体现和重要支撑,建设好的大学首先就应该有好的资产管理水平。本书编者经过广泛调研及深入思考,主要围绕建设背景下高校资产管理的宏观政策、资产管理模式及机构设置、仪器设备(家具)资产管理、房屋及构筑物资产管理、无形资产管理、事业性国有资产运营管理、高校
本书着眼于当前的就业形势和当代大学生的思想特性,立足职业生涯与发展规划和就业指导,通过职业生涯规划导论、职业生涯规划与职业发展、职业生涯发展规划、认识自我、职业认知、职业定位、职业素质与培养、职业生涯发展规划的实施、就业形势与就业政策、就业准备、就业途径与求职技巧、就业心理调适、就业权益与保障、就业程序、职业适应与发展
《大学生职业生涯发展与规划/高等职业教育通识类课程教材》分为上、下两篇。上篇为理论篇,共6章内容,主要有职业生涯规划基本理论、自我探索及环境分析、职业认知与决策、职业目标等内容,其目的是让大学生了解职业生涯规划的意义,掌握职业规划的基本理论与方法,学会撰写职业生涯规划书。下篇为实训篇,共有26个实训操作,以及26个拓展
本书对思想政治教育的审美形态性与意识形态性二重性特质的基础上,发现了思想政治教育与美育的本体论关联和方法论关联,正面回答了思想政治教育审美化的本质;并尝试着从主体间性哲学、心理学共情理论、马克思主义美学观点等理论层面和中国传统“文以载道”、“知识即美德”的道德教育审美化的实践层面对思想政治教育审美化何以可能进行了科学论
本书是全国第一本以大数据为支撑,以高校专业为编排逻辑,同一或相近专业按录取分数由高到低排序的志愿填报指南。本书按高校专业的排列和提供的近几年录取数据,大大地方便了考生查询和填报,赢得了广泛赞誉。三年来,数十万考生凭借本书精准地填报了如己所想的志愿,如愿地被自己心仪的专业和大学录取。修订后的2020版,收录了2017年-
《留学中国:来华留学生就读经验的质性研究》国际化开启了一个全新的世界,人类的足迹跨越国家和地区的边界延伸至更广阔的空间。成千上万来自世界各地的留学生乘着中国与其他国家人文交流扩大和中国快速发展的东风,一起来到中国探索和构建自己的梦想。本书以来华留学生为研究对象,运用扎根理论研究方法,对2所城市20位留学生(生源国籍分布
本书较为系统地对大学生如何做好职业发展进行了指导,对促进大学生更好的开展职业规划和就业有较大的帮助。内容包括生涯规划和就业指导两个方面,生涯规划主要从职业、生涯认知、专业认知、大学生自我认知、大学生自我提高、自我完善等几个方面进行说明,帮助大学生明确自己大学生活的职业目标。就业部分主要包括工作准备和就业政策两个方面,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