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充分体现了“转型”和“创新”的理念,紧扣当前新冠肺炎疫情后绿色、低碳、高质量复苏的全球大趋势。新冠肺炎疫情和气候变化都是威胁全人类生存发展的重大全球性挑战,需要各国“瞻前顾后”,统筹当前和长远,将气候行动与疫情防控、经济复苏、社会公平、体面就业、公共健康等紧密结合,实现协同增效。
本书较全面系统地介绍了气象GIS、科学计算与可视化平台MeteoInfo的构架和功能,并提供了相关应用示例和脚本程序。全书共分5章:第1章介绍了MeteoInfo的框架体系和开发历史;第2、3章介绍了MeteoInfoMap作为气象GIS软件的主要功能和对气象数据的处理、显示能力;第4、5章介绍了科学计算和可视化平台M
《应用气象论文选集(套装上下册)》从陈正洪教授独著及合作发表的360余篇论文中选取126篇全文及34篇摘要,按照应用气象、气候变化及防灾减灾的顺序整理编排而成。《应用气象论文选集(套装上下册)》共9章,前7章均为纯粹的应用气象,分别是生态气象、农业气象、城市气象、医疗气象、工程气象、能源气象(风能)、能源气象(太阳能)
《我们的故事:国家气象信息中心15周年纪念》从不同时期、不同工作、不同角度回忆了气象信息事业发展的点点滴滴,这些故事不仅会融入国家气象信息中心发展的历史长河,在厚重的历史当中,成为国家气象信息中心宝贵的精神财富,更会激励当代气象信息人承前启后、继往开来。
二十四节气是指二十四时节和气候,是中国古代汉族劳动人民长期经验的积累和智慧的结晶,能反映季节的变化,指导农事活动,影响着千家万户的衣食住行。
本书由重庆市教育科学研究院组织筹划,汇集全市数十位优秀生物教师,带领孩子们在四十个区县跟随二十四节气观察自然变化、记录时节物候、体验节气风俗编撰而成。本书描绘了山城的24个节气,每个节气包括节气初识、节气里的动植物、节气里的我们、节气体验活动、节气自然笔记四个板块。书中图文并茂地呈现了重庆本地的动植物资源、民俗文化、节
本书详细介绍了气象科技馆50余个典型展品,并对展品涉及的气象科学知识进行讲解。全书按展品表达的科普内容分为大气常识、气象观测、防灾减灾、气候变化、综合展项等5个部分。每个展品包含展品介绍、知识链接、延伸阅读等内容。
《赤峰市气象灾害防御规划(2019版)》是基于《赤峰市气象灾害防御规划》(2011版)编写的修订版。本书介绍了19世纪60年代以来赤峰市各类气象灾害及次生灾害的时空分布特征,分析了气象灾害防御体系建设和防灾减灾能力现状,结合赤峰市自然环境和社会经济环境,开展了气象灾害及次生灾害的风险区划,为进一步提升防灾减灾和应对气候
本书主要内容包括:天气与气侯、太空中的地球、大气层、太阳能、加热地球、季节、暖空气和冷空气、科里奥利效应、盛行风、海洋和大陆等。
《综合气象观测系统运行监控业务研究文集》是一本介绍综合气象观测系统运行监控业务工作的研究文集,收录相关文章共26篇,系统总结了近年来我国气象部门关于综合气象观测系统气象观测设备运行监控技术保障方面的研究成果,包括综合气象观测系统运行监控业务平台设计与应用、综合气象观测系统综合分析评估评价技术、观测网实时运行状态判定与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