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书共55篇文章,收录了姚峥华2000-2017,17年间的创作文章。有的谈及人,有的因人论书,书里书外、书人书事。全书篇目较多,以书之事书之悟书之人书之情分为四辑。书、人、情、事皆在其中,其情感人。
本书是以高被引论文为基础,多角度分学科对论文进行了高被引分析,全面地展现了2013年各学科领域的高被引情况。反映了高被引论文、高被引期刊、高被引作者、高被引机构、高被引图书、高被引外文期刊、高被引学术会议等,并利用共词分析方法、同被引分析方法,借助可视化工具,进行了高被引论文的主题关联分析、高被引作者合著关系分析,直观
《传媒责任伦理研究》对传媒责任伦理的内涵、特征进行理论探讨,深刻分析了中西方传媒责任观的差异,并对传媒责任伦理的概念进行界定。中西方传媒责任观的差异提示我们,今日中国传媒所经历的伦理困境既不同于西方曾经面临的问题,也不是毫无出路可言的本土顽疾。谨慎看待西方经验,探寻本土责任观在今日传
2015年9月,国务院印发《促进大数据发展行动纲要》。在国务院的部署与推动下,各行各业都在谋划自己的大数据中心和大数据产业,大数据逐渐成为行业中提到的多的概念之一,出版业也不例外。这些年来,从出版介质、出版流程、出版内容都发生了很大的变化。然而,很多出版社都说自身很小,没有什么大数据。但实际上,每家出版社,甚至于每个人
《记者心语新修:职业伦理与心理取向》结合哲学伦理和心理学的相关内容,在每一小节后增添心理小典心智掌故心灵启悟三个部分的内容,使之更贴近于如今的传媒大环境的发展情景。在这本书中,作者既将自己在长期的新闻工作实践中的所思所悟娓娓道来,从发现篇到追求篇,涉及记者思维到行动的方方面面;又以含义隽永的心理学小典和心理学小故事析事
我国中文期刊出现已经有近200年历史。200年来,期刊媒体在民族意识觉醒、社会变革进步、文化科学发展以及推出优秀精神产品等方面都发挥了巨大作用。为了总结期刊业的发展规律,探讨中国特色期刊业发展之路,中国期刊协会经过充分酝酿,决定组织出版一部诊断科学、史料详实的《中国期刊史》。本卷为《中国期刊史》之第二卷,作者在广泛搜罗
《新闻:幻象的政治》在1983年首版时就成为政治传播研究的里程碑作品。从那时起,此书一直是政治传播学领域的经典之作。在每一版中,班尼特都把自己以及其他学者关于政治传播*的研究成果融入书中。班尼特对于材料的论述也遵循实事求是的原则新闻与政治的互动是复杂、混乱、充满惊奇和矛盾的。书中穿插了大量简洁的案例研究,并且每一版都会
《“五四”报刊通信栏与多重对话研究》在梳理通信栏的历史与发展的基础上,对“五四”时期较有影响的报刊通信栏进行了个案考察,从知识分子转型、对话机制、文体价值与语境建构四个方面,对报刊通信栏进行相对系统深入的分析与研究。《“五四”报刊通信栏与多重对话研究》以“五四”报刊通信栏目为研究主体,不仅关注通信栏所呈现的外部文化语境
本书共分六个章节,第一章总述教育与博物馆教育的概况,将宏观层面的社会大教育同博物馆行业教育的概念、特征、内涵及其发展规律加以阐释;第二章通过对志愿者教育学理论的文献回顾,构建该理论的系统框架;第三章总结了博物馆志愿者在教育实践方面的工作;第四章是从博物馆
音响报道是当代广播新闻中*重要也*特色的报道方式。书中详细介绍了录音新闻、现场报道、现场直播、录音专稿、录音特写、广播谈话、音响评论、连续报道(系列报道)等多种音响报道的采写方法,并从史学角度详细解读了音响报道录播与直播的演变及其创新发展。书中融入了作者多年积累的心得与经验,内容详实、深入,图文并茂且看听结合,是一本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