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我国的新建博物馆不断竣工,原有的博物馆其基本陈列也在不断地进行修改。提高博物馆的陈列质量和艺术水平是广大博物馆工作者共同的心声,也是社会各界迫切的需要。单个博物馆在发展过程中出现很多现实的问题。面对存在的诸多问题,“博物馆集群化运营”提供了一条可能的解决路径,是当前博物馆管理的一种有益的尝试。博物馆作为传承科技与文
本书选编了上海高校博物馆15项数字化建设案例,并且对10余家高校博物馆的数字化建设历程进行了介绍。
《北京文博文丛(2019年第1辑)》以北京文物、史地和博物馆的研究为主。其中既包括对古遗址调查、文物保护科技的新研究成果,也有对北京文保单位历史的研究。特约专稿包括对北京石景山区老山汉墓的研究。另外,书中还有对北京地区新考古成果的公布,以及博物馆展览经验、文创产品的探讨,有的文章披露了文博界重要文献的出版轶事。
《名家砂壶藏珍集》全书共收录有茗饮器174件次,文房器40件次,陈设器56件次,三类藏品总计270件次(300余件)。时间上涵盖了自明万历,历有清一代,直到当下,且大多属名家制器及陶刻者。尤其值得一提的是,本书共收录清嘉庆、道光直至晚清年间的陈曼生、杨彭年、瞿子冶、朱石梅、何心舟、王东石、任伯年、吴昌硕、吴大徵等近20
21世纪以来,中国博物馆迎来了快速发展的黄金时代,不仅仅表现在博物馆数量迅速增长,还表现在种类和形态多元化,然而,对博物馆的理论研究却出现人才短缺,高水平成果数量较少等不足。本研究旨在以国际化视角,以中外学者对话和交流方式,追踪国内外博物馆理论与实践前沿,并以个案分析为主要内容,讨论新时代我国博物馆发展过程中的新现象,
本书集合了文物、博物馆方面的专业文章,包括名家专稿、文博探索、文物研究、艺术史研究、津沽史记、文化遗产保护、文博工作巡礼、改革开放四十年几部分,是天津博物馆学术研究系列的一部重要代表。集合了几十篇博物馆领域研究的学术文章,涉及博物馆工作的方方面面。具有非常重要的参考价值。
如何带孩子去博物馆欣赏艺术品
《读画鉴瓷录(1)》作者从个人藏品中精选出近代已故大家名公书画及清代御窑青花瓷器共100多件,涵盖了于右任、齐白石、关山月、李可染、启功、宋文治、张大千、徐悲鸿、赖少其等40多位名家的作品,其中相当一部分是作者直接得自名家本人馈赠,属于首次公布于大众面前,非常珍贵和难得。书中运用高清摄影技术,配以清晰的图片,并列举了藏
书稿以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邮票发行重要流程为主线,从邮票的选题、设计、印制和发行等主要流程领域,运用全新的视角诠释70年来的邮票发行轨迹,并以知识性、趣味性、资料性、史实性为主要特征,同时注重专业内容叙述的普及性和公众性,全书大约100万字,全部采用彩图。
《邮票上的海上丝绸之路》一书搜集、发掘了海内外有关海上丝绸之路历史文化的邮票、极限片、邮资封及相关文物图片等资料,把邮票融入海丝历史叙事之中,以饱含历史情怀的叙述,揭示海上丝路深刻的人文内涵,以丰富多彩的邮票视觉语言,再现海上丝路的千年风貌,呈现东西方商贸和文化交流的盛况及海上丝绸之路的世界影响力,传递中华民族与世界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