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几年来,新媒体转型几乎成为国际新闻行业热度最高而又最让人焦虑的话题。在新闻史上或许还从来没有过这样一个悲怆与亢奋相互交织的时代。在统计数据上,经营业绩的持续下滑预示着传统媒体产业模式的穷途末路。这一点几乎是所有专业市场报告的共识。新闻人才的流失是衰退的
该论文集,总而论之,是在20世纪中国追求现代性转型的历史背景下,探讨不同时期的媒介话语与国家建构之间的互动关系,在相关的特定媒介叙事中探讨所谓“中国”的历史内涵与意识形态,从媒介的微观角度透视中国在20世纪以来的宏大叙事中经历的现代性之路,以及媒介在其中担当的历史角色。
如今看来,当年的工作状态可谓不堪回首。就在接到通知那天之前的一周内,还经历了南征北战的过程:8月18日在吉林长春为市、县政府领导培训班做文化遗产保护报告;8月20日在西藏拉萨参加中国西藏文化论坛;8月21日在四川雅安参加茶马古道保护研讨会;8月23日和24日在福建福州分别参加全国生态博物馆、涉台文物保护总体规划评审,水
在公元前一世纪晚期,中国上古文献的文本形式发生了一次革命性的巨变,其剧烈程度甚至超过了孔子时代。同一部书,在此界限前后,我们需区别对待,而非等而视之。徐建委著的《文本革命--刘向汉书艺文志与早期文本研究》不仅关乎我们对传世义献的认知,也会左右我们对出土文献价值的评判。若混同这种前后的变化,以东汉以来的传世文本为基础,以
本书设置了发展的事实和现实的节目的矛盾点,运用洞察力和电视技巧去告诉电视从业者如何制作电视节目的故事和人物,如何构建脚本、进行拍摄和编辑,以及到最后的成品。
本书在吸收国内外传媒经济学已有研究成果的基础上,运用经济学和管理学研究视角,从理论层面对传媒经济学领域的主要问题进行研究,并就新媒体对传媒行业带来的冲击和挑战做出理论回应。本书适合新闻传播类专业本科生和研究生学习和阅读,也适合对传媒经济领域感兴趣的业界人士和其他读者。
为了便于读者把崇文书局置于晚清民国特殊的历史背景下审视,也便于考察其在同类出版机构中的特色与地位,进而确立其在中国近现代出版史上的意义与价值,《崇文书局及晚清官书局研究论集》的后半部分编选了十多篇侧重于宏观和整体研究晚清官书局的学术论文。这里面除了马学良先生的《五局合刻<二十四史>考述》是新撰写的,其他均为刊物上的旧作
本书共分为九章,其主要内容包括:信息管理概论、信息管理理论、信息管理技术、信息管理标准、信息系统、信息政策与法规、信息安全、信息化、信息管理的应用。
新视野·文化遗产保护论丛出版在即,出版社嘱我写一个自序。心怀往昔,愿以时间为轴写出自己简短的感言,希望聚焦有启迪意义的文化历程,也希望表达充满真情实感的乡愁。2011年8月25日清晨接到通知,得知我将要离开工作近10年的国家文物局,到故宫博物院工作。消息突然,没有精神准备。记得当天上午工作日程是在中国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