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当前“一带一路”建设的时代背景下,“海洋强国”“文化强国”已逐渐从国家战略转化为地方经济实践、国民思想提升与理论知识建设的过程。本书忠实记录了中国海洋文化发展与践行过程中的方方面面,从中国海洋文化体系建设到国民海洋意识的提高,从涉海遗产的发掘与传承到全球涉海事务的交流与合作。国家海洋文化管理机构与高校等研究机构的强强
合成孔径雷达(SAR)是一种目标成像雷达,搭载于飞机和卫星之上。利用雷达天线相对目标的运动信号,SAR提供比传统波束扫描雷达更精细的空间分辨率。这是自20世纪70年代末发展起来的高新技术,已成为从广袤海洋获取动力信息的强有力工具。 本书旨在介绍SAR探测亚中尺度海洋动力过程的理论和方法,共有11章。主要介绍了海洋过程雷
本书汇集了我国三十年南大洋考察与研究的主要成果,反映了我国南大洋研究的重大进展,同时也展示了我国长期从事南大洋科学研究的各位科学家对我国极地事业做出的重大贡献。环境与资源已成为制约全球社会发展的重大瓶颈。南极独特的环境和丰富的资源对维系人类社会的发展提供了广袤的空间。我们相信,这些重要研究成果的取得,对促进我国南大洋科
本书主要讲述了洋中脊多金属硫化物勘查方法与技术,是对当前洋中脊硫化物勘查方法与技术的**成果的介绍和总结。对洋中脊热液系统的物理、化学性质进行了分析,并从热液羽状流、地球物理、地形地貌、地质、地球化学和生物等方面介绍了洋中脊多金属硫化物找矿标志;有针对性地从羽状流探测、地球物理探测、地质取样、深海潜器探测和海底长期观测
本书系统总结和介绍了江苏省近年来综合利用多源遥感技术、潮汐数值模拟技术、潮汐调和计算技术和GIS空间分析技术,开展沿海大陆岸线岸滩冲淤动态变化遥感监测的学术成果。全书共10章,主要分为技术方法和应用两部分。技术方法部分重点介绍了对不同海岸类型的海岸线进行遥感提取与推算的原理与方法,以及岸线岸滩动态变化的分析方法;应用部
《海岸系统动力学》一书系统阐述了海岸水体运动与海岸地形地貌之间的动力相互作用机制及平衡过程,这些相互作用影响控制着整个海岸系统对外部动力环境改变和人类活动的响应。特别指出海岸地形地貌不只是被动地响应波浪和海流作用,海岸水体运动与海岸地貌之间存在非线性的相互作用关系,这种非线性反馈机制导致了海岸地形地貌演变的时空复杂性。
《三维非结构波流耦合数值模型应用研究》在非结构有限体积数值模型基础上,通过耦合非结构波浪数值模型,建立了非结构波流完全耦合数值模型,并对建立的模型进行了一系列验证,利用建立的模型开展了渤海环流及影响因素、渤海海峡溢油及大伙房水库水动力、水质数值模拟等应用研究,在此基础上探讨了波流相互作用过程对水动力、水环境模拟结果的影
本书用全景式画面展现各类水生动物,并对场景做了分类,将AR互动融入到场景中,全面提升科普内容。部分一,选取了自然界中和生活中常见的15个场景,并且在每一个典型的场景中分别介绍了其中大约20种水生动物,全书共介绍了280种不同类型的水生动物。第二部分,用两张水生动物分布图再次熟悉前面已经介绍过的45个物种。第三部分,通过
从海洋产业结构看,改革开放以来,中国海洋产业结构不断优化,海洋产业结构高级化程度不断提升。1978年以前,中国只有海洋渔业、海洋盐业及海洋交通运输业这三大传统产业;20世纪90年代以后,中国开始快速发展海洋油气业和滨海旅游业;21世纪以来,随着海洋生物医药业、海洋化工业、海洋新能源、海洋新材料、海洋工程装备、海水淡化与
《中国海洋统计年鉴2017》是国家海洋信息中心每年出版一册的年鉴,是一部全面反映2016年我国海洋经济发展和海洋管理服务情况的资料性年鉴,全书中英文对照。本年鉴的统计资料范围为人们在海洋和沿海地区开发、管理、利用海洋资源和空间,发展海洋经济的生产和活动以及沿海地区的社会经济概况。内容包括综合资料、海洋经济核算、主要海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