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态文明为沿海滩涂经济开发与生态保护的平衡提供了全新的视阈,其所蕴含的“保有但不开发自然资源”的理念有利于沿海滩涂使用与补偿制度的构建。近年来我国沿海滩涂不断遭受侵蚀与侵占,其生态环境也不断恶化,与其管理体制不畅、性质定位不清、调整手段单一等有着密切的关系。因此,创新沿海滩涂的使用与补偿制度至关重要。沿海滩涂使用与补偿
本书共分五章,内容包括:绪论、区域地球化学特征、重要矿种典型矿床地球化学特征及找矿模型、地球化学找矿预测、地球化学综合推断。
本书根据太湖流域2016年洪水实测资料,全面系统地分析了2016年太湖流域天气特征、降水特点、暴雨中心移动路径、水势变化、洪水运动格局、高水位成因、水利工程运用效益、监测预报预警等,并与太湖流域1991年、1999年两次暴雨洪水特征进行了对比分析,提出了2016年太湖流域暴雨洪水的启示与建议,是一本反映2016年太湖流
《云南藏区基础地理信息共享平台系统的设计与实现》主要探讨了云南藏区基础地理信息共享平台系统的设计与实现,全书共分8章,主要内容包括:总结了国内外基础地理信息共享系统平台的建设现状、对云南藏区基础地理信息平台进行了需求分析和可行性分析的论证;详细阐述了云南藏区基础地理信息数据共享框架和共享数据库的设计方案、云南藏区基础地
本书主要包括海洋能简介、潮汐能、潮流能、波浪能和总结等主要部分,在潮汐能、潮流能和波浪能的章节中,分别介绍了上述海洋能源的研究区域、调查手段、评估方法并详述了我国海洋能重点开发利用区的资源分布特征,估算了浙闽近海13个海湾的潮汐能、10个重点区域(包括75个重点水道)的潮流能、13个重点区块的波浪能资源。
《煤层气钻井完井工程技术》系统介绍了全球煤层气钻井工程技术发展的现状,阐述了我国中高阶煤层气钻井完井方面的基础理论、新方法、新技术和新工具,具体内容包括全球煤层气钻井工程进展、煤层气钻井完井基础理论、煤层气直井钻井技术、煤层气水平井钻井技术、煤层气完井技术、煤层气钻井工具与装备、中国煤层气钻井完井技术发展认识及建议等。
编者从会议成果中遴选出21篇论文汇编成册,形成《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坝下*小下泄流量技术研究与实践》一书,期望能够总结当前我国水利水电工程下泄生态流量的研究进展及存在的难题,分享技术方法和管理经验,从而进一步促进水利水电行业的交流。同时,《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坝下*小下泄流量技术研究与实践》也能为从事生态流量相关工作的
《建筑抗震设计按新规范GB50011-2010(第4版2016年版)/高等学校土木工程专业“十三五”规划教材》于2016年8月1日起实施。为了满足教学和和工程界广大读者学习新规范的需要,参照新版规范有关内容对《建筑抗震设计按新规范GB50011-2010(第4版2016年版)/高等学校土木工程专业“十三五”规划教材》第
中国典型油气藏形成机制与模式
《中国西南地区重要矿产成矿规律/西南地区矿产资源潜力评价成果系列丛书》对区内铜、铅、锌、铬铁矿等重要矿产的成矿规律进行了系统的创新性研究和论述,强化了区域成矿规律综合研究,划分了矿床成矿系列。对西南地区地质历史中重要地质作用与成矿,按照前寒武纪、古生代、中生代和新生代4个时期,从成矿构造环境与演化、重要矿产与分布、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