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上篇介绍了台风和人工影响天气的基础,主要包括台风强度路径、台风个例分析、人工影响天气、台风和人工影响天气与气候,既着重基础又突出选用了近年的一些研究进展。下篇先综述了人工影响和调控台风的来龙去脉,然后对WRF模式用4DVar天气控制方法开展了人工调控台风的模拟,再用弱约束4DVar方法进行了数值模拟,后分析了人工调
本书系“第二次青藏高原综合科学考察研究”之青藏高原强对流及闪电灾害科学考察的总结性专著,由参加科考的五个单位科研人员共同撰写。全书共10章,主要论述拉萨和那曲外场观测及其雷暴与闪电的物理特征,青藏高原及周边地区的雷暴、闪电和强闪电活动特征,高原东部地形过渡区域和川藏铁路沿线的闪电活动特征,以及西藏地区的雷电灾害统计等。
本书从不同角度介绍了热带气象学研究的主要成果,包括纬向对称和非对称的热带大气平均环流、热带季节内振荡、热致环流、季风、热带辐合带、海陆风环流、热带波动和热带低压、热带气旋、热带云团、热带飑线和中尺度对流系统等不同尺度的热带大气运动过程和天气系统;以及涉及的热带非绝热位涡分布及其作用、边界层过程、辐射强迫过程、干/湿静力
本书包括2021—2023年1—4月和11—12月出现的昆明准静止锋个例,提供昆明准静止锋个例概况,包含锋面位置、移动路径、环流形势、卫星云图,以及昆明准静止锋影响时云南最高气温的24小时变温、过程总降水量及平均日照时数等分布图。
本书对近20年中国在台风外场观测领域的发展历程和取得的主要成就进行了较系统的概括和总结,并对未来40年中国台风外场观测的发展远景进行了展望。全书分为6章:第1章为中国在防台减灾中所面临的困境与对策;第2章描述了人们对台风结构的认知历程;第3章对美国飓风飞机探测及国际科学试验进行了介绍;第4章概述了中国台风外场观测实践;
青藏高原低涡、切变线是影响我国灾害性天气的重要天气系统。本书根据对2023年高原低涡、切变线的系统分析,得出该年高原低涡、切变线的编号,名称,日期对照表,概况,影响简表,影响地区分布表,中心位置资料表及活动路径图,高原低涡、切变线移出高原的影响系统;计算得出该年影响降水的各次高原低涡、切变线过程的总降水量图、总降水日数
西南低涡是影响我国灾害性天气的重要天气系统。本年鉴根据对2023年西南低涡的系统分析,得出该年西南低涡的编号、名称、日期对照表、概况、影响简表、影响地区分布表、中心位置资料表及活动路径图,计算得出该年影响降水的各次西南低涡过程的总降水量图、总降水日数图。
《天气学原理》课程系统阐述了大气中各种天气系统的基本特征、结构、生消和维持机制,以及不同尺度系统之间的相互关系和作用过程,是大气科学类专业的核心专业基础课程。国防科技大学气象海洋学院《天气学原理》课程教学团队是首批全国气象教学团队和大学首批核心课程示范教学团队。团队在深入学习贯彻教育部《高等学校课程思政建设指导纲要》过
本日历年鉴根据对2018年东北冷涡的系统分析,得出该年5—9月东北冷涡过程的编号、500hPa形势场、冷涡中心位势高度和温度随时间的变化、位置轨迹以及冷涡发生过程中我国东部地区降水累计量、平均降水量距平、平均地面温度距平和每日降水量、每日地面温度距平。
这是一套面向6-14岁孩子的科普读物。云彩的形成是因为空气很脏?地震之前会出现“地震云”吗?我们每天能看到的天气预报是怎么制作出来的?夏天为什么会中暑?零下50摄氏度时能听到星星低语……仰望天空,蓝天白云使人神清气爽,心情愉悦;风雨后的七色彩虹桥给人以感动。天空为我们展现了许多魔法般的美景,但有时也会引发可怕的气象灾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