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一种散文文体,京派散文的自明性在整个中国散文史上都是极具代表性的。体认京派散文的独特性,抓住散文文体的本体性特征进行个性化分析,本书以一种散文的观照来思考整个中国散文,提高与普及兼顾。此外,本书还精选部分京派文人题字及手稿等,其意义不仅在于图文并茂及行文的活泼,还在于从另一种角度增进对京派文人的深刻认识,从而进一步
本书分为三编:祝贺刘守华教授荣获“中国文联终身成就民间文艺家”荣誉称号座谈会专辑、刘守华荣获“中国文联终身成就民间文艺家”荣誉称号媒体报道集锦、刘守华学术思想研究。刘守华教授以执着的信仰追求、卓越的艺术成就、崇高的道德操守,成为一代又一代文艺工作者的学习楷模。谨以本书号召文艺工作者们向刘守华同志学习,从德艺双馨前辈艺术
本辑分为“典范图式”“艺术历程”“文化评论”“形上言述”“学典汉译”等几个部分,围绕生态艺术与人文批评的主题来展开。比如,论及微景观装置艺术、工业进程中的“废墟景观”,关注现代艺术的人文生态难题;又回顾、梳理西方生态艺术的起源,或可为考察中国当代艺术的生态转向提供有价值的参考;论述了刘慈欣《三体》中的环境哲学,指出在生
《救猫咪3:反击战》是剧本导师布莱克·斯奈德救猫咪系列第三册,也是系列的完结篇。本书延续前两册的实战派理念,在原有方法论基础上补充了提案五步式结局从15张卡片拓展为40张等更多创作技巧,并针对新人编剧的常见错误予以解释说明,对不断冒出的各类问题给出解决之道。另外,本书也是一本职业编剧的生存指南,从接触制
本书主要讨论现当代文学研究中的史料搜集、甄别和勘考。涉及古代的研究中,掌握古典文献是非常重要的一环,但在现当代文学研究中,史料和文献的作用似乎一直不被重视,也少有专门的研究。本书详细讨论了史料在时代变迁中分层存储的原因及必要性,当代文学史的史料编辑留存的方法和重要性。史料的前途,既是对当代文学史料建设以后发展的看法,也
本书以典型当代现实题材长篇小说的乡村空间书写为研究对象,主要包括小说中书写的聚落空间、民居空间、民俗与民间信仰空间、生产空间、商业空间、工作空间、休闲娱乐空间。通过研究三个历史时期典型长篇小说中空间书写的流变,分析小说乡村空间书写的特点,论述空间书写演变所映射的乡村社会与文化的变迁。论文共分为四章,第一章绪论,论述了研
网络文学经过近二十余年的发展,已发展为一种坚实的存在,形成了自身的审美场域。它的繁荣打破了传统文学的发展轨迹,作为一种重新生长的新的艺术形态,它使统一的自主性的文学场走向分化与裂变。基于此,本著主要从技术、文化、社会、传播、心理等多个视角,分别探讨了网络文学的生成背景、文本范式、写作动机、心理表征、版权保护以及后现代的
本书是一本文学理论文集。主要包括四部分:历史与方法、当代文论、译文以及书评。本书收入的论文多出自名家之手,思理深湛,精彩纷呈,对于推进当前文学理论研究,有较为重要的意义;也有部分选自青年新锐学者,角度新颖、思想独到,有一定的思想力。本书的文艺理论具有一定前瞻性,所选论文都有精深的思想辨析和学术探讨,所讨论的问题符合当代
《文艺美学研究》系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山东大学文艺美学研究中心编的学术文集,一年两期,主要收录题意识突出、具有独到见解的原创性研究的文章。本卷为2021年秋季卷,分为生态美学、文艺理论、中国古代文学理论、中国现代美学、学术动态等五个版块,收录相关主题论文十六篇,体现出主题突出、理论性强、有创新性、中西文论结合的办刊
本书有如穿越历史长廊,对中国之美所做的一场鸟瞰式的巡礼。从龙飞凤舞的远古图腾谈起,一路走过中华民族五千年的文明历程,触摸青铜器狞厉的美,感受楚辞汉赋的气势与古拙,聆听盛唐之音,融入宋元山水的无我之境与有我之境,感受明清文艺的市民气息与浪漫洪流……在短短十几万字里,李泽厚娓娓道来,梳理中华上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