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选择了15种生存于中生代时期的恐龙和其他四足类动物,介绍了每个物种的研究历史,以及古生物学家是如何复原这些物种的外表的,尤其是展现了这些物种的体表颜色是如何被科学复原的。书中的艺术插图都基于最新的化石证据和世界各地学术机构中进行的前沿研究,展示了这些物种最初的模样。
海洋是孕育地球生命的摇篮,人类从诞生之日起,就开始了对海洋的探索。38亿年前在海洋中诞生了地球上zui早的生命,在大约5.4亿年前的寒武纪早期,海洋中的生物出现爆发性增长,几乎所有现代生物门类的祖先都可以在那时的海洋中找到,包括人类zui古老的远祖一鱼类。3亿多年前,鱼类中的一支一四足动物,登上了陆地,开始用肺呼吸,并
本书以明蜀王府遗址水池(C4)和水道(G4)出土的68978件动物遗存为研究对象,通过对动物遗存出土背景、种属分布、死亡年龄、病理现象、数量统计、测量数据、保存部位、表面痕迹和相关历史文献等的综合分析,认为这些遗存有可能是在蜀王府遭受大规模毁坏和废弃阶段(张献忠政权占据王府时期),短时间内倾倒生活垃圾形成的。处于上层的
由内容基本相同的中文和英文两部分组成,共收录1865-2010年间正式发表的中国植物大化石新属(或新属名)380个(其中古生代的新属名195个,中生代的新属名177个,新生代的新属名8个)。书中对每个属的属名(含汉译名)、属的创建者、创建年代、异名表、模式种、分类位置、分布时代、模式标本及标本的存放单位等资料做了详细记
本书收录了浙江省文物考古研究所研究馆员郑云飞的60余篇学术论文,内容涉猎历史学、农业考古、植物考古、环境考古等领域。作者是国内最早在考古学中应用植硅体分析的研究者之一。本书收录的文章分为农业科技史、植硅体分析在考古学中的应用、稻作农业起源和发展、环境考古、栽培作物起源与驯化、植物遗存调查报告等几大主题,不仅反映了作者学
本书共六部分,内容包括:地球史书——化石;洪荒印记——平凉古生物化石分布;沧海桑田·陇宝泾华——平凉古生物化石;文明肇始——平凉古人类化石;传承呵护——平凉古生物化石保护;多彩平凉——平凉景观。
本书是一本精美的儿童科普读物。1亿年前,地球上除了恐龙以外,还充满了大量神奇而有趣的动物。统治天空的是翼龙。其中不乏肉食性的庞然大物,比如哈特兹哥翼龙,当然也有靠捕食昆虫为生的小家伙,比如天生的空中杂技演员蛙嘴龙。海洋和河流中生活着各种各样的水生爬行动物。包括海豚一样的鱼龙,拥有巨大颚部的沧龙,以及长脖子的蛇颈龙。其中
本书是一本精美的儿童科普读物。恐龙统治了地球长达1亿5000万年的时间,它们形态各异,千奇百怪。在中国发现的奇翼龙有着蝙蝠一样的翅膀,和一只鸽子差不多大。无畏巨龙是当之无愧的庞然大物,体重相当于七头成年大象。有些恐龙的尾巴上带有恐怖的武器,还有些的头上长有奇特的冠饰。其中许多的身上都有羽毛或者羽化的皮肤。许多人以为恐龙
三叠纪、侏罗纪、白垩纪是恐龙称霸地球的年代,从三叠纪开始,恐龙们在优胜劣汰的险恶环境中,一代代地进化出了让自己足以生存下去的一技之长,有的善于奔跑、有的善于协作、有的善于搏斗。小朋友们,来跟着这本书一起探索神秘的恐龙世界吧!
本书探讨化石对古代人类社会中的神话、传说和流行观念的影响,以及它们如何塑造古人有关生物与演化的自然知识。作者主要以环地中海地区的古典世界为例,梳理了古人与化石接触并受之影响的历史。人与化石的相遇和互动深刻地影响了人构建神话想象和思考自然世界的方式,而这些化石在人们的思想中激起的涟漪也会随着交通、经贸等方式扩散,并得以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