康有为是我国晚清时期重要的政治家、思想家、教育家,资产阶级改良主义的代表人物。康有为的事业成就涉及多方面,皆有惊人建树,著作具有浓郁的浪漫主义特色。 汤志钧的《康有为传》于1997年1□月在台北商务印书馆出版,该书从康有为幼时所受的西方思想教育和中国传统启蒙教育切入,铺开了康有为“进步”与“保守”的人生事迹,并引用史
本书是哲学领域研究著作。本书思考、研究鸦片战争至五四运动前后这一段历史区间人格观的演变和发展,从哲学史的角度研究中国近代人格观的产生发展,考察与之相关的哲学思想形成的社会政治、文化背景和历史轨迹,有益于理清近代中国思想家人格观的精神指向及其所产生的作用和影响。这使我们能够从史实和理论两方面阐明中国近代人格观与中国近代社
在现代政治中,理论决定政策,其关系可谓紧密。戊戌变法堪称近代史的转折事件之一,它的主要推动者康有为、梁启超有没有核心思想和成体系的理论?他们的思想资源从何而来?与改革的走向又有着怎样的关系?二十余年来,茅海建教授沉浸于戊戌变法,从点滴的档案释证做起,依次完成了厘清重要史事、鉴注核心史料、考察康梁以外*的改革派张之洞陈宝
1920年代,梁启超倾注全部热情的三十场讲演:关于教育的出路,和青年的成长。这些问题依然是我们现在关注的焦点,梁启超的声音跨越了一百年,如今听来格外温暖、振聋发聩。本书全面收集梁启超关于教育和青年主题的讲演稿,时间跨度为1914年至1927年,共30篇,附录一篇。精校整理,并加前言、导读、题解、简注。梳理脉络,详解背景
本书围绕清季民国时期的“思想界”进行解析,试图说明其成长并非无关宏旨,须紧扣“近代”这一线索去把握。“思想界”及其他“~界”“~~界”在19世纪末20世纪初的浮现,乃中国社会发生剧烈变动的写照,既意味着近代中国形成国家与社会新型的对应关系,也映射出告别科举时代的读书人对新的角色与身份的探求。聚焦“思想界”,是期望探讨这
本书稿是我国近现代著名国学大师、思想家、革命家章太炎与妻子汤国梨、女儿章?,女婿龚宝铨、朱宙镜等亲属之间的书信,章太炎先生著作以晦涩难懂著称,书法亦是自成一派,本书以家书这一特殊视角,走进这位怪人大咖的内心世界,书稿所收书信皆由社会科学院马勇老师注解,并配以章太炎亲笔家书手稿,既展现了其作为革命人士富贵不淫、威武不屈之
书稿为人物传记。全书21万字,8章,完整记录了我国清末著名思想家、文学家、诗人和改良主义先驱龚自珍的一生。龚自珍,字璱人,号定盦。曾任清朝内阁中书、宗人府主事和礼部主事等官职。全书以龚自珍一生经历为线索,涉及龚自珍家族和友人的交往,全面反映了龚自珍主张革除弊政、抵制外国侵略等政治主张。龚自珍曾全力支持林则徐禁除鸦片,4
《康有为与谭嗣同思想比较研究》分别从哲学观、仁学观、科学观、平等观、启蒙观、大同观、宗教观、佛学观、孔学观、国学观、经典观、诸子观和庄子观等方面对康有为和谭嗣同的思想进行比较研究,涵盖哲学、政治、宗教、国学、文化等多个领域,是首部对康有为与谭嗣同思想进行比较研究的学术著作。在对两人的思想进行比较研究的过程中,既比较研究
★梁启超怎样走出乡村,奋斗成材的?★梁启超在戊戌变法中是怎样逃生的?★梁启超平时是怎样读书、怎样做学问的?★梁启超到底因何去世?★梁启超九个子女都是做什么的?他们有什么非凡曲折的经历?梁家何以出了三个院士?★梁启超是怎样对九位子女因材施教的?★梁启超在生活中与孩子们是怎样交流、沟通的?他给孩子们的书信有什么精彩内容?对
本书注意整体研究与个案研究的结合,以章太炎的儒学思想为线索,凸显清末民初儒学发展的特点。本书没有停留在就人论人的水平上,而是把章太炎儒学思想与时代思潮的关系辩证地结合在一起,指出其政治性、时代性和社会性;把章太炎儒学思想融入近代儒学史、中国儒学史中考察,指出章太炎儒学思想自身特点的同时,又看到与近代儒学所存在的共性;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