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近海海洋图集:物理海洋与海洋气象》绘制了渤、黄、东海近海4个水文要素的平面和断面分布图,4个水文要素包括水温、盐度、密度和声速;绘制了渤、黄、东海近海的余流时间序列图。台湾海峡至北部湾近海4个水文要素的平面和断面分布图,渤、黄、东、南海的气温、3个海气通量要素、6个辐射要素和皮温的平面分布图。
我国大陆的东南方,是一片广阔浩瀚的海洋,诸岛如明珠般散落,这片海域是中国的南海。摊开地图,南海就像一只巨人的脚印,深深踩进亚洲大陆的东南部,在其边缘处踩出了一系列群岛和半岛。据历史文献记载,南海海名最早出现于周宣王(公元前827年至782年在位)时的《诗经》卷七之《江汉》诗中:于疆于理,至于南海。《走进南海》一书以优美
《东南亚海上通道:航天遥感融合信息战略区位》基于环南海大国博弈的东南亚海上通道战略区位与多源空间信息之融合,以海洋地理空间载体的视角,图文并茂地阐述了类型有别、空间分布的几十个海峡通道,特别是马六甲海峡、巽他海峡、龙目海峡、望加锡海峡、巴士海峡、巴拉巴克海峡等,涉及海峡的位置、类别属性、水道特征、通道两岸自然地理以及重
《中国近海海洋图集:海洋生物与生态》共包括叶绿素α及初级生产力、浮游植物、浮游动物、鱼卵和仔鱼、大型底栖生物、大型底栖生物、游泳动物、潮间带生物、珊瑚礁生物和珍稀濒危生物、断面分布图、微生物和水母新种、概述共11个专业图件,包括图幅400幅。
《中国近海海洋图集海洋化学》是“我国近海海洋综合调查与评价专项”成果集成任务工作内容之一,编绘了海水中溶解氧、PH值、总碱度、硝酸盐等8项海水化学要素的平面分布图、断面分布图和垂直分布图,图幅数量总计为556副。
《浙江海洋文化与经济(第八辑)》共收录参加本次会议的海内外专家学者论文42篇,作者群包括高等院校、研究机构以及地方政府部门研究人员。就其内容而言,涉及海洋经济、海洋文化以及海洋资源的开发与利用等方面,既有宏观研究,也有个案研究;既有理论、对策类研究,也有基础性研究,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当前相关海洋文化、海洋经济研究的一些新
《海上丝绸之路视野下的广西海洋文化研究(2011-2015年)》精选多位专家学者对广西海洋文化的研究成果,将其汇编成书。全书包括五大部分,第一部分为“历史文化篇”;第二部分为“民俗文化篇”;第三部分为“生态文化篇”;第四部分为“文学艺术篇”;第五部分为“教育文化篇”。《海上丝绸之路视野下的广西海洋文化研究(2011-2
辽宁有着悠久的海洋文化发展史,海洋文化积淀深厚。但长期以来相关研究匮乏,成果寥寥。《辽宁海洋文化的形成与发展研究》从整体出发对辽宁海洋文化进行了较系统全面的研究。具体是以朝代为核心对辽宁海洋文化的发展历程与特征展开论述,力求准确翔实地揭示辽宁海洋文化演变和发展历程,旨在为今后全面综合开展辽宁海洋文化的研究提供多的g手参
本书以一个个与海洋有关的景观、趣闻、传说,从侧面去反映广西海洋文化的发展历史、发展成果及其规律。
吴锡民编著的《广西海洋文化概论(全国高等院校规划教材)》介绍了广西丰富和多样的海洋文化。首先,广西有深厚的历史底蕴,曾经有过辉煌的发展和繁荣的历史。在汉代,合浦郡是当时赴东南亚、南亚、欧洲各国的‘海上丝绸之路’的始发港之一。环北部湾沿岸成为中国古代*早的对外开放的沿海地区和汉王朝在南方的政治、经济和文化中心,也使中华文